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80字。
  2010年中考语文“A计划”语言积累运用突围方略:正确运用修辞
  【课标定位】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
  【考点归类】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教材中出现的修辞手法还有借代、引用、反语、双关等。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修辞手法类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使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此类题的考查方式不但以主观题为主,而且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它不仅涉及到修辞手法,也涉及到句式,而且把修辞与句子理解、表达效果结合起来考查。主要是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进行考查,把修辞手法当作一种语言运用的实际演练。如写对联,写广告词,要求用指定的修辞拟写开场白、短信、标语等。修辞手法不仅在仿写句式中考查,也在现代文阅读中及古诗词阅读中结合鉴赏来考查。比喻、对偶、排比三种修辞手法更是综合运用考查的重点。
  【知识导航】
  一、要理解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大纲和课程标准提到的常用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对于每一种修辞手法,都要准确理解它们的表达作用(课本上都有介绍),做到灵活运用。从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看,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这四种修辞手法考查得最多。前三种主要是在写各类句子(或语段)、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或作用)中落实;对偶则主要在拟写对联中落实。当然另外四种也不应该忽视,应在平时多加训练。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1)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2)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