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10400字。
重庆市荣昌中学高2010级第四教学检测
语文试题
出题人:王应平 审题人:何丽君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桀骜(jié ào) 混沌(hùn) 图穷匕见(bǐ) 卓尔不群(zhuó)
B.敕造(chì) 黝黑(yǒu) 夹生饭(jiá) 方枘圆凿( nà )
C.孽障(niè) 漩涡(xuán) 罥烟眉(juàn) 雪泥鸿爪(zhǎo)
D.赘疣(zhuì) 回帖(tiě) 满目疮痍(chuāng) 胼手胝足(zhī)
1.B 夹生饭(jiā) 方枘圆凿( ruì )。
2.下列句子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存在主义滥殇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颠峰,它是现代派中声势最大的一种文学潮流。
B.川江号子等传统经典,是支撑我们民族文化的砥柱,是民俗文化的精神归依。因着传播的福荫和它自身不折不扣的魅力,川江号子也必会载入世界大河曲目的史册受后人赡仰膜拜。
C.汉朝有不少的赋,铺张蔓延,佶屈聱牙,另人感觉呆板苦涩。从六朝到唐宋,产生了一些短赋,写得缠绵悱恻,风光嘉胜,脍炙人口。
D.季羡林、任继愈、钱学森、贝时璋的离去,带给国人无尽哀恸。巨星陨落,划过天际时留下了璀璨的光芒,他们的功绩和精神必将令世代钦佩敬慕。
2.D (A滥觞、巅峰B皈依、瞻仰C令人、风光佳胜)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A.刘明面有难色:“我这辈子没过唱歌,你现在要我唱卡拉OK,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强人所难)
B.怎样才能人不知鬼不觉地把中了500万大奖的钱领回家?网友们竟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可见当代一些人精神世界的无聊与空虚。(悄然无声)
C. 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蛇添足)
D.咱们都是性情中人,打开窗户说亮话,只要他是个人才,能够为咱们做事,帮助咱们迈过眼下这道坎,咱们决不会亏待他。(仗义执言)
3.A. (“赶鸭子上架”, 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强人所难”, 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B“人不知鬼不觉”形容做事机密,“悄然无声”指没有声响;C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D“打开窗户说亮话”指把事情和盘托出,干脆爽利,“仗义执言”指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居民43%的储蓄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个比例已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房的储蓄比例。
B. 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C. 越来越多的由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在当今网络时代,父母传统的教育方式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D. 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青青瓦房,那崎岖的石板街道,那道边熟悉的黄葛树,那山城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
4、D. (“笑声”不能“看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和谐社会
①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家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
②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