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1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进行了适当的扩展,还有配套教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普宁二中 林妙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2、品味语言,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感受文章意境美,把写景的文字改写成现代散文。
2、在深入研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写景、抒情、邀请三者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文中作者对朋友深切思念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鉴赏课文中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山村春色的文字。
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理解写景、抒情、邀请三者的关系。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说说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
点拨:寒冷的冬夜要下雪了,我备了酒,生起了火炉,你能来喝一杯吗?
几句话简单的犹如传递在我们现代人指间的手机短信,然而,也仅仅是相似在文字的简单上。
详解: “绿蚁”是酒上泛起的泡沫,酒是自家新酿的,还没有经过清滤,“红泥小火炉”是用来温酒。不是大摆宴席,没有金樽清酒,没有玉盘佳肴,但最适合二三知己围炉夜饮,酒不酣而情浓,不醉于酒却醉于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对朋友的邀请,也是对温暖与友谊的需求。雪夜围炉,清谈小饮,一两个知己,感觉是惬意温馨的。诗歌语言质朴简单,如新酿酒和红泥火炉一样没有半点矫饰雕琢。
今天看来,用这样美妙绝伦的诗歌写封邀请函实在太奢侈了,但在古人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接受这张便条的人或许眼睛一亮,却也并不惊骇万状。于是,一种包括书写者、接受者和周围无数相类似的文人们在内的文化人格气韵,就在这短短的书信中流露出来。”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交融,诗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不是“为赋新词强说的愁”,而是坦坦然然地点化了生活,是生活美的的精灵。
不仅诗歌如此,拥有这般自然而诚恳的美丽的还有散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二、写作背景
王维官至右丞,天宝三载,朝政由奸丞李林把持,有才能的人和敢谏诤的人,纷纷受到压制、打击。在这种情况下,王维早年经国济民的心志开始冷淡下来,于是他便在蓝田购买了辋川别业,每到休假之时,就来到这里,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裴迪曾是王维辋川别业的常客,也是他寄情山水的同道。他们经常一起“浮舟往来,弹琴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