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温州平阳县第三中学苏连富原创资源投稿到中学语文资源站(http://www.ht88.com),未经本人和资源站允许谢绝转载。
*****************************************
欢迎大家监督原创资源的真实性,如发现造假及拼凑请向本站指出,我站将奖励举报者并曝光假原创资源提供者。 *****************************************
一.卷面书写(3分)
1. 亲爱的同学,你现在就要开始答题了,书写时请努力做到正确、端正、整洁。老师将综合全
卷的书写情况评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书写潦草,卷面不洁,将酌情扣分。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第2题10分,每横线1分,其余每题2分,共22分)
2.用课文原句填空
⑴万里赴戎机, ▲ 。朔气传金柝, ▲ 。 (北朝民歌《木兰诗》)
⑵ ▲ ,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居易《卖炭翁》)
⑶但愿人长久, ▲ 。 (苏轼《水调歌头》)
⑷八百里分麾下炙, ▲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⑸野芳发而幽香, ▲ , ▲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享记》)
⑹疏影横斜水清浅, ▲ 。 (林 逋《梅花》)
⑺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杜甫《游山西村》)
⑻人生自古谁无死, ▲ 。 (文天祥《过零丁洋》)
3.根据括号里的拼音写出汉字
⑴冯如说,我衷心希望把自己(fěī bó) __ ▲ ____ 的才能贡献给我的祖国。
⑵我拨开荷叶伞,向溶进雨丝里的那步履(pán shān) ▲ 的瘦小背影追去。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语境中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比喻老百姓的疾苦)
B.有的人把自己的光阴牺牲在伺候权贵,请求接见之中。 (这里有讨好奉承的意思)
C.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咬的人看看。(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脸色或行为)
D.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处理不好,会影响学习效果。(这里指骨头互相
连接的地方)
5.对下列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衫。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抒发了在战乱中漂泊受难的杜甫听到官军相继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
的喜悦心情。
B.一、二两句描写了诗人闻喜讯、流喜泪的情景。一个“忽”字,惊喜之情便跃然纸上。一
个“满”字, 表露了诗人高兴得泪如泉涌的状貌。
C.五、六两句,生动再现了诗人放声高歌、纵酒助兴的狂喜情态。也写出了诗人想趁青春年
少早日还乡的心情。
D.结尾两句中用“即”“穿”“下”“向”等词,使人想象到水流之急速、舟行之轻快。诗人
归心似箭的心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春天的温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B.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使在场的一千多名观众陶醉。
C.在我的记忆中,对他没有印象。
D.这是我校从来没有过的第一次规模最大的田径比赛。
7.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三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第一、二小节保持连贯
也许孩子是首诗, 也许孩子是棵树, 也许孩子是花朵,
而老师就是诗的作者, 而老师就是树的栽种者, 而老师就是_ ▲ __,
在作者精心的创作下, 在他们努力的培植下, _ ▲ _ _,
小诗才能发表。 小树都在长大。 花朵才能绽放。
8.阅读故事,回答问题
一位在中国从事中学英语教育的美籍女教师一天买回一堆奖品,她的同事中国籍老师见发
给学生将有多余,便想要一份给带在身边的孩子。可几番讨要,美籍教师就是不给。后来美籍
教师把孩子拉到身边,笑着说:“你会说英语是吗?那好,你说得好我就奖励你。”孩子简单地
说了些单词,尽管并不好,但却得到了那份奖品。
读了这个故事,你同意美籍女教师的做法吗?请就这件事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