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50字。
文化经典阅读《论语•学而》篇测试卷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 李仁东
阅读《论语•学而》,完成后面的题目。
(1)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 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问孔子在子文中的主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翻译上面选段中画线的句子。
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孔子以为,为人的根本是什么?根本建立后,还可以做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2•13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花言巧语,表面上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其实内心很少“仁”。
B.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去做。
C.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怕做不到。
D.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在以上材料中,你是如何理解孔子关于言与行的主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4材料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材料二:宰予昼寝。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