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量,约5230字。
淮阳一中2009-2010学年度第四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同一颜色的笔书写。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以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7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 (2分)
A、玉帛(bó) 憔悴(jiáo) 旗糜 (mǐ ) 短竭( hè)
B、野稚(zhì) 鳆鱼(fù ) 畎亩(quǎn) 蹴尔( cù )
C、鹓雏(chú) 醴泉(lǐ) 鹌蚳(chī) 昳丽 (shí)
D、市朝(cháo)期年(jī) 箕畚(běn) 窈窕 (tiǎo)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 (2分)
A、今齐地方千里。 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使。
C、可以一战。 D、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3分)
A、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
B、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②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C、①能谤讥于市朝。 ②百里奚举于市。
D、①闻寡人之过也 ②隔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E、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广故数言欲亡。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2分)
A、《愚公移山》用神话作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来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封建迷信思想的本质不同。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采用先分后总的结构,先举例,再说理,最后归纳中心论点,层层深入。
C、《曹刿论战》以曹刿为中心,详细地记述了他在战前、战中和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春秋中期的孔子搜集整理而成。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8分)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反面证明“死于安乐”的句子是, , 。
②、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关雎》)
③、长大后,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④《蒹葭》中的“蒹葭萋萋, 。”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意。
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表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二、实践与探究。(6分)
6、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益于他母亲的教诲,孟母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如: , 等。 (2分)
7、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3分)
孔子曾向师襄子学弹琴,学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如今您已学会弹琴了,你可以弹另一首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您已经掌握了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弹另一首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乐曲的旨趣。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您已经掌握了乐曲的旨趣,可以弹另一首曲子了。我还没有弄清楚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陷入沉思,表现出志向高远的样子,眺望远方,说:我大体明白作者为人了。他面色较黑,身材高大,志向远广,使地方同归于一,除了周文王,谁还能作出这样的乐曲呢?
(1)为这个短文加一个适当的小标题应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