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7510字。
四川省毕节一中2010届秋季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评卷人
得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装瞭望明信片声名雀起
B、松弛修茸入场券金榜题名
C、欣赏追溯水龙头鬼鬼崇崇
D、重叠辐射老两口墨守成规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南昌一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和黏稠剂,却大做广告“保证不添加人工色素”,这简直是掩耳盗铃。
B、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豪气。
D、这条小溪并不像江河那样的波澜滚滚,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座著名的博物馆里,收藏着各种各样的王公大臣们和各国使臣进献给皇帝的奇珍异宝。
B、这种药物极易被肌体吸收,从而克服了中药吸收慢,见效慢,这是中药系列组方的最大特点。
C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提高了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D、因为他来自古老的地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生中能有这种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已经是幸福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A.即使也但是甚至而且
B.只要就而况甚至而且
C.只要就但是特别况且
D.即使也而况特别况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12分)
我注意到一些评论在概括《大长今》时用的一个概念:“韩国宫廷历史小说”。这种从题材出发的把握存在这样的缺陷:无论是写历史,还是写现实,无论是写革命,还是写烧饭,无论是写爱情,还是写性,都可以写出艺术魅力,也都可以写得很乏味。所以,无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文艺理论围绕“重大题材”来讨论文学艺术问题,还是今天又有评论家提出“应该多写底层人民”,在我看来,均没有触及中国文学艺术过去被工具化、今天被边缘化的原因,也没有揭示中国的文学和影视市场那么容易被“西流”、“韩流”侵袭的原因。所以:如果我们写得“不怎么样”,无论转换“写什么”,还是琢磨创作方法上的“怎么写”,都是没有多少用的。
所以我以为,《大长今》的魅力来自编导将“美丽”、“感人”、“启迪”融汇在一起的完整美——按照我的文学观,再好看和打动人的作品后面,一定要有启迪人的东西,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完整的好作品。因为“启迪”是对“好看”的穿越,那就是“不仅仅好看”、“不仅仅感人”,审美的张力和深度就出来了。而这要靠小说作者、乃至电视剧编导在作品整体立意上的“原创性努力”。
所谓“原创性立意”,在《大长今》中,是指材料可以来自其它国家的文化,但结构和性质已经独有。它可以有儒家“温良”的材料,但性质并不将这种“温良”依附于群体规范和要求,而是做“最好的努力”的创造性自我实现,始终坚持自己的这一信念;它可以有日本式的“内敛”,但并不让这种“内敛”爆发导致对他人的伤害,相反,而是将崔尚宫这样的“罪人”引向面对“最好的人”的自我忏悔;它可以有东方女性的“含蓄”,但这种“含蓄”不是中国女性王琦瑶(《长恨歌》)、林黛玉(《红楼梦》)那样的“忍受”和“软弱”,也不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它可以有现代时尚青年喜欢的“漂亮”和“美丽”,但她既不刻意让他人注意自己的这种美丽,也不在意他人赞美和贬损这种美丽,更让年青的俊男俊女们思考“美丽不是化装的,而是从信念和心灵生长出来的”这个启示性问题,所以流放着的疲惫的长今又怎能不美丽?她可以有中国、日本、台湾电视剧中都有的母子、父子、男女之情,并用母爱打动人,但把最深刻的爱理解为“成全对方做她自己想做的事”,却深深震撼着每一个可能把爱理解为“占有”和“结合”的观众的心灵。这种创造,来自编导对笼罩全剧的韩国民族精神内涵,有了不同于中国和日本的东方性理解。即,一种默默的、含蓄的、温爱的、坚执的创造性自我努力,是如何在一种不可能的环境中绽放成从根到叶均美丽不败的花朵的。这种“理解”不仅游荡在《大长今》的所有情节和场景中,而且也就是韩国文化精神在今天世界格局中的自我定位,并由此展开和穿透作品内的人物、故事、细节和意境。我想,这才是《大长今》写得“怎么样”的最重要的审美之源。所谓“文学性”和“艺术性”高,原因也就在这里。(选自《文汇读书周报·大长今的整体美》,有改动)
5.对文中加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均没有触及到中国文学艺术过去被工具化、今天被边缘化的原因”一句中“工具化”是指过去曾把文学作品当作政治宣传的工具。
B.“无论转换‘写什么’,还是琢磨创作方法上的‘怎么写’”一句中的“写什么”指的是选择写作的题材,“怎么写”指的是作品的结构安排。
C.“所谓‘原创性立意’”中的“原创性立意”指的是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在汲取别国民族文化精华时有独立的理解,注重体现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内涵。
D.“这才是《大长今》写得‘怎么样’的最重要的审美之源”一句中的“怎么样”指的是文学艺术作品是否吸引人,感动人,能否给人启迪。
6.本文对《大长今》的完整美进行了鉴赏,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作品的魅力在于同时具备了好看、感动人、启迪人的特点。
B.作品在好看和打动人后面,一定有启迪人的东西,因而就具有了审美的张力与深度。C.作品的完整美来源于创作者的“原创性努力”,即选材的新颖与构思上的巧妙。
D.作品的“文学性”与“艺术性”高,与作品体现和宣扬了一种含蓄、温爱、坚执的韩国文化精神及其在今天世界格局中的自我定位是分不开的。
7.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优秀文学创作只要考虑“写得怎么样”,而无须考虑“写什么”或者“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