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6760字。
浙江省台州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语文试题
命题人:金云生审题人:汪凯军
一、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扁舟(piān) 蛰居(zhé)熨帖(yùn)静谧侵肌(mì)
B.恪守(kè) 吞噬(shì)饿殍(piǎo) 铩羽而归(shā)
C.桑梓(zǐ) 譬如(bì)坍圮(pǐ)亘古不变(héng)
D.隽永(jùn) 慰藉(jí) 愀然(qiǎo)引觞满酌(shā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对于“教养”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坚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
B.深埋在地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已汗流夹背的我的成倍的体力。
C.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
D.在沧茫的地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3.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上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1)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_____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
(2)我国许多城市的应急能力比较差,一些地方即使建有应急避险场所,_____大多数量过少,规模过小,或宣传不到位,市民不知如何使用,形同虚设。
(3)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_____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
(4)灾难使成批的人流离失所,尤其是战争,_____造成田园寥落,骨肉分离,还不免导致道德崩坏,人性扭曲。
A.虽然但而不但
B.即使因为因为既
C.虽然因为因为不但
D.即使但而既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现在各种家用水处理机也纷纷登场,类似曾风靡一时的矿泉壶,这样的设备存在后续维护的问题,就如同饮水机,可能成为饮用水二次污染的源头。(炙手可热)
B.被网民称为“史上最牛县委书记”的辽宁西丰县原县委书记张志国,近日不可思议地东山再起,担任沈铁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办公室副总指挥。(死灰复燃)
C.借给他钱,只是扬汤止沸罢了,钱花光了,他一样会面临生活危机,要想帮助他真正摆脱困境,只有让他彻底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行。(釜底抽薪)
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捉襟见肘)
5.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比喻)
B、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
C、它继续依恋地注视着人间,好像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拟人)
D、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借代)
6.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赫尔曼·黑塞是瑞士籍德国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B.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沉沦》、《屐痕处处》等。
C.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词开豪放一派。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B.今天老师在班会课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北大、清华纷纷出台学术戒律,力图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
D.许多世界经典名著对我们现在的高中生是非常熟悉的。
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举匏尊以相属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共11分,选择题每题2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9.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享有)虽一毫而莫取(虽然)
B.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简直)正襟危坐(端坐)
C.挟飞仙以遨游(持,带。这里意为偕同)知不可乎骤得(轻易得到。骤,突然)D.举匏尊以相属(致意,引申为劝酒)方其破荆州(当)
10.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
B.侣鱼虾而友麋鹿耳得之而为声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惟江上之清风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寄蜉蝣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