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10个字。
  课外名句积累
  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出自《后汉书•黄琼传》
  释义: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
  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荀子•《劝学篇》
  释义: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便是金石也能够被打穿。
  本意为:只要坚持不停的用刀刻,金属石头也可以雕成花饰。引申义为:只要坚持不懈
  的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释义:做人做事谦虚些,会使人进步,骄傲会使人落后。
  4、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这是一个判断句.是说他搬家时,家里的东西全部是书,而无别样."尽是书",读起来通顺,流
  畅,又符合语法规范.而"尽书",除了读起来别扭外,还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把判
  断词省了。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释义: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6、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出自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释义: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
  释义: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出自《战国策•赵策一》
  释义: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9、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出自《新华半月刊》:“那些还不觉悟的人就冷眼旁观,吹毛求疵,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释义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
  10、子不嫌母丑,狗不厌家贫。——出自宋•释梵琮•《偈颂九十三首》
  释义:孩子不嫌弃自己的母亲,狗会始终如一忠实于自己的主人。
  1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出自《礼记•经解》
  释义: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12、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
  释义: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礼尚往来。
  1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出自《战国策•齐策三》
  释义:意思是说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现在多比喻坏人相互勾结在一起。
  1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马”是一则寓言故事,语出《淮南子•人间训》。
  释义:边塞上的一个老头儿丢失了一匹马,但怎么知道这不是福气呢?
  1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出自《左传•僖公十年》
  释义: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1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出自《史记•汉书•董仲舒传》
  释义:表示与其空空羡慕,不如动手去干。
  1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出自《老子》
  释义: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1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
  释义: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19、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出自《战国策•楚策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