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40字。苏   幕   遮
  周邦彦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作者及其词坛成就。
  ②把握词中自然清幽的意境,了解用词格律严谨、语言清新自然的特点。
  ③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词的音韵美。
  2、过程与方法
  鉴赏本词擅长铺叙、用语自然的艺术特色。
  3、情感与价值观
  感悟周词中那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美及含蓄深沉的乡愁。
  教学重点:
  1、美读全词,吟咏情韵。
  2、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把握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形象写乡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盛夏,雨后的清晨,闷热潮湿的房间,依稀可以嗅到昨夜消溽暑用的沉香残味。鸟儿的叫声带来些许清新的气息。诗人信步出门,屋外荷花雨后正盛,荷叶上残留着昨夜的雨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茶在风中摇摆……诗人就在这样一个早上陷入回忆,梦回故乡……
  二、作者简介
  学生参看P50注释①,教师简介: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任命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在北宋,以苏轼为代表的词风在大力开拓词的表现领域的同时,又往往成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表现出作为文字作品的词与音乐逐渐分离的趋向。而周邦彦却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使词的声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在任大晟府提举时,周邦彦以他的音律知识并吸收民间乐工曲师的经验,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并创制了《六丑》等不少新调。
  周邦彦的词虽说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新东西,但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因此,南宋以后的姜夔、吴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彦,有人甚至称他为“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有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
  周邦彦,北宋晚期一个重要词人,是北宋晚期的集大成者,他集结了北宋的大成,开拓了南宋的先声。他开拓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