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080字。  新汶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陈方勇  审核:李凌飞         
  2010.01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将第Ⅰ卷答案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超出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I卷(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舸舰(gě)         蛊惑        一惊一诈        遒劲有力(jìn)
  B.杂糅(róu)        梦魇        名察秋毫        溘然长逝(hè)
  C.桎梏(kù)         轧账        忍唆不禁        商贾云集(gǔ)
  D.娇嗔(chēn)       挑衅        义愤填膺        庠序之教(xiáng)
  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无误的一项是       (   )
  A.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
  B.《〈列子〉汤问》篇造了一个终北国,虽不是天堂,却使周穆王去了后乐陶陶,回来后迷糊了好几个月才恢复正常,使人神往。
  C.对于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汉语评论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D.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铁轨勇敢地    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
  (2)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    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
  (3)基于这种规律,人们很重视对称美。   在语言领域,就是在表达方面很讲究相关句子的对称性。
  A.盘旋    兑现    反映            B.盘旋    兑换    反应
  C.盘桓    兑现    反应            D.盘桓    兑换    反映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向武人卖弄风雅,向文人装作英雄;在上流社会里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中间,他又是屈尊下顾的文化分子。
  B.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C.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然无恙,毫不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D.据林达夫妇在《总统是靠不住的》一书所说,在美国国会大厦里至今挂着一张巨幅油画,画面上开国元勋济济一堂,那是美国的开国大典。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广大投资者要充分了解创业板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努力促进风险认知和防范水平。
  B.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C.汉语学习与教学,都应该以中华文化为根基,以传播中华文明为最终目标,不能本末倒置,让商业利益牵着“汉语前途”的鼻子走。
  D.周三,坦贝尔和贝克刚刚告别了火箭队,今天就轮到了康罗伊走人,他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备战新赛季的常规赛,他们将迎来一个“无姚无麦”、艰难的赛季开端。
  二、(9分,每小题3分)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
  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能不从清明前两天(也有前一天)的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在清明成为节日前,承载着国人祭奠古圣先贤的职能。溯其源,可直追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个人物——介子推。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此纪念介子推。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是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暮春三月正值改火,人们在新火未到的这一天,要禁止生火,食用冷食。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
  从节日的起源看,寒食节与祭祀祖先并无关系。早在寒食节出现之前,古人就有祭奠先人的习俗。起初,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墓穴上要堆起一个坟头,可以让子孙后代记住先人埋葬的地方。墓祭由此有了物质的依托。这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逐渐浓厚起来。但是,一直到汉代,人们扫墓祭祖并无固定的日子。
  进入唐代,民间逐渐兴起集中在寒食节祭扫的风气。唐朝的统治者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将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将之列入五礼。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便常常将扫墓沿至清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朝庭鉴于民间扫墓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从这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人们在祭扫坟墓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