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与《荷塘月色》教案10前面部分相同,后面不同。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高中语文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大家熟悉的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初中时,大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对于朱自清,大家应当记住他有四个值得自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他一人入选中学课本的散文就达六篇——《春》《背影》《荷塘月色》《绿》《匆匆》《威尼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先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荷塘月色”的美景的。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提问:同学们,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它的背景,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教师可以提示找背景的方法,比如:历史事件、写作时间等)。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荷塘月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