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40字。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尚义二中 陈宏艳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写的是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在抵达终点后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风貌,尤为震撼人心。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内容。
2、抓住细节,品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它文化知识,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和集体主义观念。
4、提高学生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能力。
[重点难点]
文章按照时间线索,根据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进行材料的组织,脉络清晰,叙议结合,着力描写了斯科特一行五人,在失败和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坦然和勇敢的精神风貌,让人读后心灵受到震撼,悲痛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抓住细节刻画,品味关键词句,打开内心世界。
[理论依据]
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所要知道的不是教师如何想,而是自己怎样做。教师所要做的不是让学生一味倾听自己的高谈阔论,而应该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体会的舞台。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上阅读也需要倾吐,所以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法学法]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采取逐层渐进,由表及里的剥笋法进行教学。我认为语文教学不能抛开字词的基础教学。可是如果在课堂上大费周折地教学生认识几个生字,会不会令人觉得有些小题大作?所以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前作好预习工作,独立扫除字词障碍,而课上,我们只需适度点拨一二,考查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