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12610字。
祖国山川颂
黄药眠
【课前导航】
(圣火耀珠峰)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中国登山队顺利登顶珠峰,奥运火炬在珠峰熊熊燃烧。
我们从这张地图上粗略地看,珠峰的图形耐人寻味,它正好是我们中国汉字里一个最重要的字眼——人,人类的人,中国人的人……那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你阴柔的一捺是长江、黄河,她勾勒出了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风骨。
让我走进祖国壮美的山川,去感受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
【自主学习】
1、正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烧灼()湖泊() 莽苍() 广阔无垠()
萦回()苍苔() 龙湫()生机盎然()
汲水() 涟漪() 澄澈()飞流急湍()
混浊() 荒冢()露珠()捉摸不定()
鹰隼()丘壑()摇曳()铿锵有力()
答案:zhuó pō cāng yín
yíng tái qīu àng
Jí yī chéng tuān
zhuó zhǒng lù mō
Sǔn hè yè kēng
2、辨形(给下列每组字组词)
叠斑
迭班
跚版
姗扳
珊坂
3、释义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企盼:
云蒸霞蔚:
叹为观止:
耐人寻味:
(2)辨析近义词
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答案:(1)企盼:急切的盼望。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叹为观止:叹:赞叹;观止:看到了止境。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耐人寻味:耐:经得住;寻味:认真体会。经的起人久久的思索其中的深意。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味。
(2)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合作探究】
1、写景是本文中很重要的内容,请从原文中找出有关段落,细加揣摩,说说景物描写的特色及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
(1)可从景物描写的宏观场面入手。
如:“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西北诸省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的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
这些对宏观景物的描写,境界开阔,气势雄奇,写出了祖国山川的壮美,富有感染力。
(2)也可以从景物描写的微观入手。
如:“远离瀑布还有好几里,就先听到丘壑雷鸣,先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前去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水冲到潭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湿人衣袖。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同游旅伴虽想交谈几句,也好像失去了声音。”
这些对细小氛围,精细之处的描写,特点鲜明,写出了龙湫瀑布的雄壮宏伟的气势,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还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分析。
如:“碧绿的海水吐着白茫茫一片浪花,蔚蓝的天空像半透明的碧玉般的圆盖覆在上面,海鸥翱翔在晴天和大海之间。太阳就睡在我们的脚下。”
在文中的景物描写中,多处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形式多样,灵活,语言气势充沛,为表达作者情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讴歌与赞颂可以有多种角度,《祖国山川颂》采用了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试对这种表现方式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谈谈它在表达作者爱国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明确】歌颂祖国的作品很多,许多作品是从某一个角度切入,然后进行发散和升华。而《祖国山川颂》采用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
(1)所谓全景式就是全方位,从整体的角度去进行描写。运用排比、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浓墨重彩地把祖国的美好表现了出来,给人以鼓舞与自豪感。
(2)所谓铺陈就是类似于古代诗文中“赋”的手法,对同一对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