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70字。
四川省三台中学2009-2010学年度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攒射(cuán) 考妣(bǐ) 坍缩(dān) 数见不鲜(shù)
B.饮马(yìn) 勾当(gòu) 告罄(qìng) 长歌当哭(dàng)
C.拾掇(zhuǐ) 城隅(yú) 癖好(pǐ) 前合后偃 (yǎn)
D.玉簟(diàn) 罗衾(jīn) 哽咽(yè) 否极泰来(p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垣墙 重章迭句 回溯 羽扇伦巾
B.抱负 莫钟一是 萧索 豆蔻词工
C.编纂 寥寥无几 刮噪 陨身不恤
D.作崇 额首称庆 歆羡 意兴斓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刘明信誓旦旦地讲了许多奇闻轶事,周围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B.海明威是中学生喜欢的作家,但因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对他敬而远之。
C.秋雨湿透了衣衫,她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是没用,她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D.《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
B、到武汉古琴台的人,未到之时,首先会想到钟子期和俞伯牙。到了之后,首先会谈到钟子期和俞伯牙。
C、“说的太有道理了!”爸爸插话道,“古语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做这件事情就是要趁热打铁。”
D、辛弃疾的词常多用典故。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这种住不求豪华的房屋,行不求舒适的汽车,食不求美味,衣不求阔绰的始终如一的艰苦朴素的作风,充分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共产主义者的高贵品质。
B.杨广曾灭陈,以后也跟陈后主一样为唐所灭,成了亡国之君。
C.适当的停顿,虽然是换气的需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准确表达语意的需要,也是自然转换情绪的需要。
D.谁是为农民设计飞机的人?不久前,记者访问了北京航空学院五系轻型飞机研究设计室主任胡继忠,请他谈谈是怎样为农民设计飞机的。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鼐,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唐宋派”的集大成者。著有《惜抱轩诗文集》,《登泰山记》选自其中。
B.《楚辞》,西汉刘向辑,收集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种:婉约词以写闺情、离愁为主,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词扩大了词的题材,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D.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二、(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在北京西南钟灵毓秀的青山之中,坐落着一处千年古刹云居寺,这里收藏着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经,被誉为“北京的敦煌”。这批石经共有经版14278块,含佛经1122部,3572卷,总字数3500万左右。浩瀚的石刻佛经是北京文化史上的奇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石刻佛经事业的发展进程,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毁灭与保护之争。隋大业(605—618)年间,智泉寺(云居寺前身)僧静琬继承其师——南岳天台宗高僧慧思大师——的遗愿,开创了云居寺石经刊刻事业。此后千余年间,云居寺几经劫难,但佛经续刻不辍。1949年以后,中国佛教协会等部门对云居寺采取了保护措施。自1956年始,对云居寺石经进行了全面的发掘整理。近年由于大气污染等原因,出土的石经严重风化,经有关部门和专家研究决定,又将出土石经中的《契丹大藏经》于1999年9月9日,放归地下珍藏。石经的回藏,把前人留下的这笔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留给了子孙后代。云居寺从建寺刻碑、历代续刻,到后来发掘、整理直至部分回藏,是历代有识之士共同完成的一项有利于佛教文化传承的工程,在石经刻写、收藏的同时,书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