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50字。
2010年高考新增背诵篇目练习答案
(一)《归去来兮辞》课后练习答案:
一、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舟遥遥以轻飚,风飘飘而吹衣。
3、松菊犹存。有酒盈樽。
4、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二、1、引壶觞以自酌 审容膝之易安
2、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帝乡不可期。
4、怀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耔
三、1、悟已往之不谏 觉今是而昨非
2、风飘飘而吹衣 恨晨光之熹微
3、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
4、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四、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2、三径就荒[13],松菊犹存。
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4、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五、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3、舟遥遥以轻飚,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六、
1、(1)“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2)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2、(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3、陶渊明以旷达的心境和超然态度对待生死天命。此句是诗人对“归去来兮”哲理性归结。“不为五斗米折腰,乐夫天命”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
结合他生活的时代背景,这两句正是他积极人生的表现。官场的庸俗污浊使他难以保存社会理想和人格价值;田园生活的质朴自由,使作者看到在大自然中才是生命正途。
(二)《六国论》课后练习答案
一、1、非兵不利;战不善
2、不赂者以赂者丧;弊在赂秦也
3、与战胜而得者;与战败而亡者
4、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5、暴秦之欲无厌;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6、犹抱薪救火;薪不尽
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8、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9、齐人勿附于秦;当与秦相较
10、日削月割;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1、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2、齐人勿附于秦;当与秦相较
13、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
二、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李牧连却之;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3、终继五国迁灭;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非兵不利;赂秦而力亏
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7、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