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80字。站在现代与历史的结合部——《孟子见梁惠王》教学实录
  安徽省蚌埠市第七中学 吴金昌 邮编 233000
  一、我们看孟子
  师:上课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两个与孟子有关的典故。1949年蒋经国40岁生日时,他的父亲蒋介石为他题写了两幅字,“浩气长存”、“寓理帅气”,后者还有一段跋文,跋文如下: “每日晚课,默诵孟子养气章,十三年未曾或间,自觉于此略有领悟,尝以‘寓理帅气’自铭,尤以‘寓理’之‘寓’字体认深切,引以为快,但不敢示人。今以经儿四十生辰,特书此以代私祝,并期其能切己体察,卓然自强,而不负所望耳。”
  另一个典故与毛泽东有关,在青年学生时代,毛泽东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叫“子任”的名字。同学们知道这个名字的寓意吗?
  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师:同学们真聪明!大家一起大声背诵这一段。
  生:“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师:孟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我们学过的毛泽东诗词中有类似的诗句吗?
  生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生2:“俱往已,属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蒋介石和毛泽东,这两位对二十世纪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风云人物,虽然在文化背景、政治主张、人生理想等方面截然不同,甚至势同水火。但是,两人都能从孟子的思想中汲取生命养分,构建自我人格。
  这两个典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习的真谛,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在高考时能取得多少分,而是要从课本中汲取智慧,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生命的共鸣与融合。我们已经学习了孟子的多篇文章,孟子已经成了大家的老朋友,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孟子言论谈谈对他的印象。
  生1:“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同时他也应该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只有有才华的人才能如此自信。
  生2: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是善良的,这说明他也一定是个善良的人。这就像佛祖,他无论看谁都在微笑,这是因为他有着慈悲的胸怀。然而,在坏人的眼里,除了他自己,所有的人都是坏人。
  生3:孟子是一位有着浩然正气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生4:孟子这个人很高傲,他没有后代文人的软骨病,“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所以,即使他面对国君也是一派居高临下的气势。
  生5:孟子这个人嫉恶如仇,当他看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触目惊心的阶级差距时,他就怒不可遏地破大大骂统治者是“率兽而食人肉,罪不容于诸。”
  生6:“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是后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生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的眼里,老百姓是第一位的,我们党提倡的“为人民服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大概就源于此吧?
  生8: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孟子所说的“民”不是指所有的老百姓,这里不包括那些底层的奴隶,我们不能过分拔高他的思想。
  师:孟子强调研究问题要“知人论世”,孟子的民本思想不可能脱离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自然会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孟子思想的伟大,在那个“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时代里,他那“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却为后代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政治模型。
  同学们结合孟子的言论从不同方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