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670字。
2010中考语文先读后写:奏响生命之歌
主题阐述
生命如歌。它是种子破土时孱弱的脆响;它是雏鸟破壳而出时的啾啾鸣唱;它是婴儿坠地时的呱呱啼哭……
生命如歌。它是幼苗悄悄拔节、花儿尽情绽放的声息;它是鸟儿羽翼渐丰、展翅高飞的声响;它是青春振臂扼腕的铮铮誓言……
生命如歌。它是秋风中飘零的翻飞黄叶;它是“连羽毛也腐烂在土里面”的悲壮;它是夕阳下一尊雕像的永恒……
生命,是一首久经传唱的歌。弹奏生命的旋律,从起始到终结……或平淡,或高亢,或悲壮……
时光如淙淙流水,永无止息,一个个生命故事也在不断地演绎,故事的主角是他,是你,也可能就是我自己。探讨生命的真谛是一个永恒的有魅力的话题,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但如果这次的阅读、写作训练,能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更多的认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更好地唱响自己的生命之歌,这无疑是最大的收获了。
原题回放
西伯利亚的熊妈妈
鲍尔吉•原野
去年夏天,在翻译保郎的陪同下,我到南西伯利亚采风。一天,向导辉腾——他是图瓦共和国艺术科学院的秘书——说领我们见一个人。
我们开车走进森林,在一幢木房子前,一个人远远迎着。“这是猎人德维•捷列夫涅。”辉腾介绍,“他想见中国人。”
德维•捷列夫涅60多岁,粉皮肤,生就3岁婴儿般好奇的眼睛,缺左小臂。这名字俄语的意思为“两棵树”。
他家墙上挂着熊的头颅标本。熊的眼神像德维一样天真,它微张着嘴,一边的牙齿折断了,头顶戴一个新鲜的花环。
“这是一个关于熊妈妈的故事。”德维边喝啤酒边说,“那一年,我领儿子朱格去萨彦岭东麓的彼列兑抓岩羊。朱格喝了山涧的水之后就病了,我们只好在山上住了7天。吃光了干肉,野果还没长出来,我们快要饿死了,朱格会先饿死。”
“有一天傍晚,运气来了。我在一个岩洞边发现一只熊仔。它饿得走不动了,舔掌,喊叫。我架好猎枪,这时候空气中传来震颤,刚长出的树叶跟着抖动——母熊在树后发出低吼,就是它(德维指了指墙上的标本)。我明白,这时枪口不能指向它的孩子,便放下枪。母熊转身走了,它走得很慢,也是缺少食物引起的虚弱。我看着它走的方向,突然明白,那是我儿子躺着的地方。我摇晃着回去,见朱格躺在树枝上,他看看我,又转过头。我手里什么猎物都没有。在离我们十几米远的树后,母熊看着我们。过了一会儿,它走了。母熊回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