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20字。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获奖作品。
长亭送别
一、课型:赏析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2. 通过诵读、品味、赏析,体会主人公在分别时复杂、微妙而丰富的情感,把握人物形象。3、通过解读文本,欣赏优美曲词,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戏曲的初步鉴赏能力,掌握一定的吟诵技巧。 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和判断能力。3、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由意象到意境,并由意境挖掘人物内心情感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理解《西厢记》歌颂爱情自主、婚姻自由的反封建主题。2.体验人物际遇和内心世界,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曲词的诵读,解读文本,分析崔莺莺复杂的情感世界,把握、鉴赏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重点赏读四支曲词,通过诵读、比较,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戏曲文学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分析法,讲授法、诵读法等
五、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进行文字图片投影、flash片断欣赏
六、教学思路设计:
《长亭送别》,历来被称为情景交融的典范,离愁别恨的绝唱。本折戏原题为《哭宴》。因此,本节课,我试图以“教师范读和引导学生品味相结合”为主要策略,以崔莺莺的眼泪为突破口,以写泪的的手法为桥梁,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让学生通过诵读,去感受崔莺莺的眼泪,进而走进她那复杂的情感世界,实现“课堂有读书声”、“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说话”的宗旨。并以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古典戏曲的范式,想尝试着引导、启发学生,对“泪”作进一步的课外延伸探讨,读写结合,自己动手,通过写泪来展现人物的情感世界,实现文本的价值,让学生在读、赏、练的过程中体味阅读的快乐。
七、教学教程
(一)古琴音乐背景 (幻灯片一)
(二)教师导入新课 (幻灯片二)
由柳永的《雨霖玲》描写离别的诗句导入。
(三)相关剧情介绍 (幻灯片三)
普救寺一见倾心,救佳人张珙退兵。
母命难违相思苦,红娘牵线订终身。
长亭古道惨别离,金榜题名良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