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70字。
2010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理解详略及照应
【知识导学】
记叙文阅读必须关注记叙的详略与前后照应。
记叙的详略是文章取材、组材如何紧扣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详”指对所写内容进行比较具体的述说,六要素比较齐全,对表达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使文章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略”就是对所写的内容只作简略的述说、交代,对表达中心思想起次要作用。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从而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照应是谋篇的重要手段。周密的照应,对贯通文脉、突出中心、渲染气氛起一定作用。照应的特点是“前呼后应”,它的形式基本有两种:1.前后照应,包括内容对文题的照应,如《最后一课》;结尾对开头的照应,如《故乡》;2.反复照应,这种照应在形式上也属前后照应,不过它与前后照应略有不同,它是在一篇文章中对重要问题或内容采用多次相互照应的手法,从而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起加强作用。如《背影》中连续出现了四次“背影”。
阅读记叙文,在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要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分别为主题服务的。次要材料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要理解点(详写)体现的是文章的深度,突出主题思想;面(略写)体现的是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完全不写次要材料,会使文章的面受到影响。
关于照应,阅读时,要统观全局,理清思路,做到四看:1.看首段与题目的照应。如《故乡》开头一段:“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全文就此开始,写到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相关内容。2.看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如《故乡》一文,开篇写回到故乡,结尾写离开故乡。3.看前文所设悬念,后有照应。如《藤野先生》一文,写“我”去仙台的路上只记得两个地名:日暮里和水户,暗含作者的爱国思想,到后文看电影事件发生,作者的爱国之情终于爆发。4.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落复叠式照应。同一或相近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一再出现,使其于反复中得到加强。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最开始菲利普先生(父亲)永不变更的那句话“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强烈地表达了他急切盼望弟弟归来改变自己生活状况的愿望。
【精题讲解】
一个鸭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