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12770字。
  哈六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审校:王伟                        责任编辑:王斌
  本试卷共 4页,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甲 必考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语言知识运用(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骁勇(xiāo)    哂笑     返回舱      引吭高歌(hánɡ)
  B.勾当(ɡòu)       熟稔       戴手拷    挑拨离间(jiān)
  C.下载(zài)      纹身      冠名权     度德量力(duó)
  D.肖(xiào)像      要挟      紧箍咒    自怨自艾(à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
  A、中国改革开放30年使我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喜看今朝,江山如画,河清海晏,一派繁荣景象。
  B.由于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全球变暖,如果南极大陆涣然冰释,那么许多岛国将因此失去生存的家园。 
  C.那位有“四川第一指挥家”之称的指挥对毛庆劳说:“你儿子的耳朵太好了,不搞音乐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D.这些来自北方的文艺家们对康有为的百年老屋特别感兴趣,对这座古建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品头论足。他们说,在北方根本看不到这样风格的建筑。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了办好2010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上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的理念。
  B.大学招生所采取的“择优录取”原则有利于鼓励青年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公平竞争的好风气。
  C.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D.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城市形象标志设计意义重大。这不仅需要全体市民的广泛认同和参与,还需要政府和设计机构的努力。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傍晚,         ,河面上的水气冉冉而上,        ,这时候的辽河真是具有无法比拟的绝妙色调。我站在轮船上,无意中举目瞭望着那         的河面,        ,在黑糊糊的房子上空,看到          ,我禁不住流下泪水。
  ① 夜幕徐徐降临  ② 夜幕渐合
  ③ 晚霞余晖未尽  ④ 一轮明月徐生
  ⑤ 在那深暗的绿波远处
  A.③①⑤②④             B.①③④②⑤    C.①③②⑤④        D.③①②④⑤
  二、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包括各种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手工制作,以及所赖以生存的空间场所。作为积存下来的活态的文化遗产,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与当下的结合。就其内容与属性而言,不总如英语中这一词汇所指,是一种“落后”的“遗留物”。相反,较之以物质或文字形式保存的经典文化,其自然圆融的哲学智慧与道德魅力,从某种程度上更具人性涵养的功能,更能牵动普通人的情思,从而达成不令而行、化成天下的目的。
  我国近年来在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保护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但由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力量的强势作用,对这部分文化的保护与发扬仍存在许多未尽如人意的地方,其根植底层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固有特性还未得到更充分的发扬与光大。那种滤干具体的环境与氛围、一味对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做提纯式的孤立处置的做法,掩盖剥夺了这种文化与普通人实有的日常经验的相关性。结果,许多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走不进今人的生活,今人也无从成为其自觉的传播者与践行者。因此如何以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为原则,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原生态的自然样貌,并将其融入今人的生活,实在是当务之急。
  在科学认识价值、艺术审美价值方面,需要专家通过认真的研究,提供给人具体可操作的知识与方法。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完成,通常借助于对文化的习熟与遵守。在古代,是通过祭祀、祈禳和节庆等活动的温习,获得濡染与熏陶,然后养成对家国的认同,对礼仪的归服.今天,这种价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