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20字。
  《诗四首》教学设计
  合肥第三十中学  程立鑫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名言佳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掌握诗词涉及的文学常识。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
  第一课时
  学习《归园田居》(其三)和《游山西村》
  教学过程:
  一.基础激趣,引导基础自学。
  (一)默读:读准加点字音并解释词语:
  晨兴理荒秽( huì)                   但(只要)使愿无违。
  晨兴:早上起来。  荒秽:丛生的杂草。  带月:顶着月亮。
  荷锄:扛着锄头。  道狭:道窄。       草木长: 草木丛生。
  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柳暗花明:
  闲乘月:
  翻译《归园田居》: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归途中,道狭而草木丛生,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沾湿衣裳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
  用自己的语言翻译《游山西村》: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二)诵读: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节奏情感。
  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 
  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请学生个人读,具体指导的重点放在重音和节拍上)
  《归园田居》朗读节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游 山 西 村》朗读节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