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8680字。
秦皇岛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高 一 语 文
命题人 黄胜涛 刘书娟 陈 洁 审定 陈宝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部分试题设置了A、B题,各一中和市实验中学学生做B题,不做A题;其他学校学生做A题,不做B题.
2、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I卷(选择题,共39分)
一、检阅我们的家底(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逶迤(wēi) 颓圮(pǐ) 漫溯(shuò) 长歌当哭(dàng)
B、菲薄(fěi) 莅临(lì) 叱咤(chà) 博闻强识(shí)
C、独处(chù) 譬如(bì) 涸辙(hé) 义愤填膺(yīng)
D、肄业(yì) 蜷缩(quán) 洞穴(xué) 卓有成效(zhu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常春藤 坐牢 绿洲 走头无路
B、 梵婀玲 合谐 耶稣 没精打采
C、 堕落 斑驳 厮杀 无济于事
D、 苍海 落漠 邮戳 绿草如茵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翻云覆雨的人物,莅校讲话。
B、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C、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D、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都不是浅尝辄止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与其前任相比,奥巴马是在上任当年第一位就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而且在这一年里中美高层互动非常频繁。
B、阿沛阿旺晋美曾明确表态:“从古至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届政府都未承认过‘西藏独立’。”
C、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暴露出当前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还面临着不少难点问题有待解决。
D、体育课上,他竟然背着刘老师和班长去打网络游戏。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复)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反语)
C、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讳饰)
D、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比喻)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楷书也叫正楷、真书,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的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它的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易圆转,便于书写。
B、《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是在“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时“举身赴清池”的,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晚上21点钟。
C、“青青子衿”中“衿”是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绣腰襦”是绣花的齐腰短袄。“裳”古代指裙子。
D、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张贴时,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多谢后世人 谢:告诉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悬赏
B、始适还家门 适:适合
引以为流觞曲水 觞:酒杯
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
C、不能喻之于怀 喻:说出
七月既望 望:农历十五
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D、长乐王回深父 父:父亲
性本爱丘山 性:本性
还顾望旧乡 顾:回头看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顺流而东也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其孰能讥之乎 则或咎其欲出者
9、下列各句的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和宾客知道了这件事,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荆轲。
C、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唐代的和尚慧褒当初在山脚下筑室定居,死后葬在那里。
D、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我心里想的很远啊,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
10、下列各句对课文的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塘月色》是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荷塘、月色,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
B、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先记兰亭集会的概况,然后从普通的宴游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一死生,齐彭殇”。
C、新闻在报道重要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这样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D、《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随想录》。《随想录》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
二、重温国学的经典(9分,每小题3分)
陈遇,字中行,先世曹人。高祖义甫,宋翰林学士,徙居建康,子孙因家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