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20字。
语文自主学习辅导材料之二
第三单元自主预习材料
山东省沂水一中,shuihuo77
一、预习目标:
1、掌握文学常识、字音、字形,并熟读诵读。
2、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品味优美意境。
3、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把握作品情感。
二、预习过程:
(一)赏析示例:《将进酒》(李白)
1、根据课下注释,正音,熟读文本。
将进酒_____ 呼儿将出换美酒_____ 沽取_____
斗酒十千恣欢谑_____ _____ 金樽_____ 烹羊宰牛 _____
钟鼓馔玉_____ 岑夫子_____
2、读两遍诗歌,体会思想内容:
(1)这首诗的主旨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如何转变的?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壮——欢乐——狂放——愤恨——癫狂——愁苦,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
(3)《将进酒》中诗人以酒为引发事情的触媒,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表达内心的激愤与矛盾。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表达胸怀大志、乐观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②表达怀才不遇、愤懑不平的诗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③表达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诗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④表达豪爽豁达、醉傲尘世的诗句: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4)开篇前四句在艺术上有何特点?
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 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上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 味。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 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 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5)“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中的“寂寞”如何理解?为何单举曹植为例?
“古来圣贤”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皆寂寞”,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
曹植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很有才干,但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他赞扬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