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7830字。
浙江省台州中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
高二语文试题
审核人:杨希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浸渍(zì) 砧板(zhēn) 黯然(àn) 自怨自艾 (ài)
B.桎梏(gù) 菲薄(fěi) 谂知(rěn) 长歌当哭(dàng)
C.便佞(nìng) 舂粮(chūn) 荷(hè)蓧 殒身不恤(yǔn)
D.攒(cuán)射 赁屋(lìn) 枕藉(jiè) 莞尔而笑(wǎn)
2.下面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胸臆 绯红 谍血沙场 祸起萧墙
B.希冀 盘桓 述而不作 皇天厚土
C.尸骸 踌躇 举案齐眉 驷不及舌
D.缄默 杀戮 暴虎冯河 窝角虚名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岁月悠悠,不觉二十多年倏得过去,日本的经济泡沫也破了,往日的风光不再,当然烂船也有三斤铁,日本仍然是不容忽视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B.公务员上岗先打预防针,市检察院负责人为我市今年新录用的第一批182名市级机关公务员作“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防患于未然)
C.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南辕北辙)
D.我们南京的旅游资源是如此丰富,但我们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吃,我们应该善待这些历史文物,才能提高旅游市场的品位。(坐失良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一些事实所打动。
B.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提高授粉的机会。
C.我相信我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一切,我甚至敢于深入到悲剧的核心,在纯粹的荒谬之中停留,但我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出现奇迹般的变化。
D.紫滕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后,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就在校园内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5.把下列带序号的诗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诗歌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西风错漏出半生轻叹,秋葭一夜就愁白了头”,上世纪30年代的作家陆蠡说得富有诗意。同样是荻花,王室后裔吟来却满是凄凉:“ 。”
①王孙芳草伤心色 ②雪点芦花起白鸥
③散作江南处处秋 ④片帆一片画中游
6.根据下面的副标题和导语,拟一个正标题,不超过10个字。(4分)
正标题:
义乌文博会今天闭幕,采购商超6万人,美日韩等国首次参展
为期4天的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今天将落下帷幕。在金融危机余波未尽的背景下,义乌文博会仍然吸引了众多客商参展,国际、国内许多客商还是第一次来义乌参展,他们说:“这次来义乌基本属于试水,通过几天的展销状况,我们对浙江以至于中国经济环境很有信心。”
7.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60字。(5分)
触目惊心
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①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 ▲ 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 ▲ 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 ▲ 如是之从容。
②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④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8.在第①段 ▲ 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竟至 竟会 竟能 B.竟能 竟至 竟会
C.竟会 竟至 竟能 D.竟能 竟会 竟至
9.在第②段中加点的“之”字指代的内容是
A.中国女子办事 B.少数中国女子办事
C.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D.中国女子办事的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10.对文中第③段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是对刘和珍等烈士死难意义的高度评价,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对苟活者来说,会使他们日益觉醒,对革命者来说会使他们受到鼓舞。
B.苟活者只能看到一点点的微茫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加奋勇前进。
C.苟活者是作者自谦的说法,这里是说自己在淡红的血色中,看到一线希望,只有革命者才能更加奋勇前进。
D.作者将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加以对比,苟活者会看到希望,真的猛士将受到激励。
11.对文中第④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呼应开头“菲薄的祭品”,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歉疚。
B.呼应前文“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表达的是一种无可奈何。
C.言已尽而意未穷,直接并强烈地表现了作者对暴行、流言的激愤之情。
D.“说不出话”的缘由是作者对刘和珍等烈士的死难极度哀痛。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雪 夜
(日)星新一
雪花象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