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10字。
  2010年中考作文的六大“创新”误区
  “创新是作文的生命”“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之类的话语,中考作文评卷标准中常见,语文老师嘴里常说。对于作文而言,视角独特、立意新颖、情感真挚、思想深刻、语言含蓄等等,皆属于“创新”的范畴。然而,总是有很多同学把“创新”理解成“玩花哨”,理解成“标新立异”,理解成“投机取巧”,不是在思想、情感、文笔上下工夫,而是在表面形式上耍小聪明,净搞些拾人牙慧的所谓“创新”,结果常常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针对2009年中考阅卷中作文在“创新”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特邀请山东省乳山市金岭中学王洪旗老师,为我们考生总结常见的六大“创新”失误。希望我们能从中吸取教训,在2010年的中考作文中以“真实的体验、独特的感悟、新鲜的表达”的创新文本征服阅卷老师。
  一、过于透明的篇章结构
  记忆的底线
  翻开一册册厚重的史书,我们会发现太多历史上的风云人物,笑看窗外花开花落,静观天上云卷云舒,生活得十分潇洒。因为他们坚守住了记忆的底线:忘记应该忘记的,记住应该记住的。
  苏东坡
  苏东坡一生坎坷,仕途十分不顺利,但他淡泊名利,把记忆中的失落与悲伤抛弃,潇洒地走向名山大川,在文学的海洋里遨游。在赤壁之上,他记住了清风与明月,把它们谱成绝美的华章,让后代的人们永久地记住。潇洒的苏东坡坚守住了记忆的底线,所以他的人生十分潇洒,所以他的诗文流芳百世。
  陶渊明
  陶渊明因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于是选择隐居田园,过上了“狂歌五柳前”“悠然见南山”的潇洒生活。对于官场上的庸俗与无聊,他选择了忘记,在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中,他记住了隐逸的菊花,找到了淳朴的桃花源。隐逸的陶渊明坚守住了记忆的底线,于是一首首光芒四射的田园诗世代流传,一直流传到了我们的语文课本里,让我们天天背诵。
  更多人
  常常在溪亭日暮中“沉醉不知归路”的李清照坚守住了记忆的底线,她用凄美的文字告诉我们,她所记住的人生中的点点滴滴,她在“争渡,争渡”的途中所做出的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坚守住了记忆的底线,告诉我们,他会“从明天起”记住所有幸福的点滴,做个幸福的人;伟大的艺术家凡•高坚守住了记忆的底线,他用一幅幅色彩绚丽的油画记下了这个世界的激情与精彩,让我们后人永久地驻足赞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