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br>
掌握推断文言实词的技巧,能够推断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r>
教学重点、难点:<br>
联系语境来推断实词的意义和用法。<br>
教学安排:<br>
两课时<br>
教学过程:<br>
一、 考点解析:<br>
本考点是近六年来的复现率为100%,一般为两个小题6分(99年为1小题3分)。考查内容包括:(1)通假字,(2)古今异义字,(3)异读字,(4)一词多义字,(5)同形异义字,(6)偏义复词。<br>
实词考查涉及的能力包括:(1)辨析常见古今词义的差别;(2)掌握一词多义现象;(3)区分近义词和反义词;(4)理解通假现象;(5)了解实词的活用。重点是(1)、(2)、(5)。<br>
二、 总结推断词义的方法;<br>
◎方法一:利用汉字字形,推断词义<br>
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字形结构分析去探求词的意思,然后总结推断词义的方法。<br>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br>
(1)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98年高考)<br>
(2)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br>
(3)君子引而不发。<br>
(4)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br>
明确:(1)中的“觐”,形旁为“见”,可以推测这个词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分析,明确该词解释为“拜见”。(2)中的“造”形旁为“之”,其义与“走”有关,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这是地名,可以推测这个词义是“到、去”;(3)中的“引”,从字形上可以得知与“开弓”有关;(4)中的“堵”与“墙”有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