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40字,共44条,整理成语解释、出处及相关人物。
成语与相关人物
成语 相关人物 解释(或含出处)
一毛不拔 战国.杨朱 本指战国时杨朱所倡的为我、贵己学说。语本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后用以讥讽人极端吝啬、自私。
一傅众咻 一人教诲时,众人在旁喧扰。比喻学习受到干扰,成效不佳,或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语本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三坟五典
八荒九垓 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
千金市骨 战国.郭隗 战国时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买已死千里马的骨头为喻,劝谏燕昭王要礼遇天下贤士,则能为其效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礼聘贤士,恳切求才的意思。
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 三国吴
吕蒙 进步神速,使人另眼相看。语本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笔如椽 晋.王珣 晋人王珣梦见有人给他如椽的大笔,醒来以为有大手笔事,不久皇帝驾崩,哀册、谥议等皆由王珣草拟。典出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后比喻重要文告或称颂他人笔力雄健,文章优美。
不栉进士 栉,古人用来束发的梳篦。形容有文才的女子。
牛衣对泣 汉.王章 牛衣,牛只御寒遮雨的覆盖物。汉王章家贫,没有被子盖,生大病时只能睡在牛衣之中,他自料必死,于是对妻涕泣诀别。典出汉书.卷七十六.王章传。后比喻夫妻共度贫困的生活。
牛角挂书 唐.李密 唐李密贫寒,乘牛挂书于角上,边行边读书。典出新唐书˙卷八十四˙李密传。比喻勤勉读书。
以邻为壑 战国.白圭 战国时白圭筑堤治水,将本国汜滥的洪水排入邻国,把其当成泄洪的水泊。典出孟子.告子下。比喻损人利己。
出类拔萃 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形容才能特出,超越众人。
瓦釜雷鸣 陶制的锅具中发出如雷的巨响。语出楚辞˙屈原˙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比喻平庸无才德的人却居于显赫的高位。
目不窥园 汉.董仲舒 汉董仲舒长于春秋,景帝时为博士,专心一意治学,三年未曾窥视园菜一眼。典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比喻治学刻苦专心。
伊于胡底 伊,助词无义。于,往。胡,何。底,止。伊于胡底意谓不知将落到什么地步为止。比喻后果不堪设想。诗经.小雅.小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