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280字,后附作者相关资料。  
  《一条铁路的完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萧红生平及代表作。
  2.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任情为文”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任情为文”的艺术魅力。
  三、课时安排:1~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查阅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萧红生平、代表作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3、阅读文本,思考“我”在事件中表现怎样、心理状态如何?画出相关语句。
  (二)检查学生预习效果:(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1、抽查学生词语积累情况(默写或其他方式)
  高涨(zhǎng)  咆哮(xiào)  侮辱(wǔ)   道尹(yǐn)   公署(shǔ)   攫取(jué)   
  卡住(qiǎ)    侥幸(jiǎo)   溃乱(kuì)  癫痫(xián)   糟粕 (pò)
  2、交流有关萧红文学文化知识。
  3、导入:北大教授孔庆东在《文章千古事》中曾高度评价《一条铁路的完成》。他说:“真情的文章,即使有些啰嗦,也仍然好看”,“直面自己的真实记忆”,“真实的画面组织好了,事件的意义也就喷薄而出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萧红的这篇散文。
  (三)精读课文,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分组讨论探究,全班交流:
  思考讨论题:
  1、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参考答案]:作品记叙了“我”参加哈尔滨学生反日护路示威游行活动的经过和当时的心理、情态。
  2、你觉得本文与你以往了解的记叙学生运动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少了些惨烈与血腥,多了些幼稚、困惑与恐惧,笔调幽默,又具有讽刺意味,很有真实感。
  3、“我”在事件的不同阶段,表现怎样?心理状态如何?结合预习时标注出的语句,进行交流。
  [参考答案]:
  第一层:(第一天)被动参加,懵懂,内心恐惧又兴奋。“短板墙以外的石头道上在呼唬着的,有那许多人,我从来没有见过,使我想象到军队,又想象到马群,又想象到波浪,……总之对于这个我有点害怕。”(第一段第七行)“这一切好象有一场大事件就等待着发生,于是有一种庄严而宽宏的情绪高涨在我们的血管里。”(第二段第二行,兴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