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二、整体感知
在“学生自读——小组品读——学生互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朗读课文的标准,请一个同学记录,并把认同率比较高的标准选出。
1、 读准字音。
2、 把握语调、音律、节奏。
3、 区分句子中的词语轻重缓急。
4、 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恰当的语气。
(1) 第一节:明朗、坚定的语气。
(2) 第二至第七节:悲壮、沉思的语气。
(3) 第八至第十一节:劝告、警醒的语气。
(4) 第十二节:欢快、奋发的语气。
全班四大组均推选出本组组长,第一组齐读,第二组按大家规定的评判标准,以每项10分的标准给第一组打分,组长上黑板记录。以此类推,第四组朗读,第一组打分。看哪一组得分最高。
说明:本课是在第一单元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结朗读的方法、技巧,进一步提高朗读水平。同时,反复阅读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