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安徽省2009-201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250 KB
评级:
时间:
2010/1/27 14:24:27
下载:
本月:1 总计:4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3题,约8370字。
安徽省2009-201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茶马古道
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而“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
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立即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唐宋以后,汉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安藏之道。
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终消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1.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所谓“茶马古道”是汉藏两族之间由于长期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
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C.“茶马古道”到元代已成为一条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和治藏安藏之道。
D.“茶马古道”为发展经济、团结人民和国家统一发挥了很大的历史作用。
2.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与藏族等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
B.以茶易马,可以满足国家连年战争中对马匹的迫切需要。
C.汉藏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维护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官营茶马贸易的需要,宋朝在四川一些地方设置了“茶马司”。
B.茶叶在藏区可谓物尽其用,除供人饮用外,煮过的茶叶还拿来喂牲畜。
C.历史上,藏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东西。
D.“边茶贸易”取代“茶马互市”,促使汉藏民间贸易更加繁荣兴旺。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古道”晚于“互市”,因此“茶马古道”的形成不应该早于唐代。
B.元代推行的“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扩大了藏族地区的民族自治权。
C.清代以后,“茶马古道”由于“边茶贸易”的兴起而在历史地平线上消失。
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共20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
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①,母许之否乎”程
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读《庄子》,叹
曰: “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得轼
《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曹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
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
久乃信服。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
宫②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
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 “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
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
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2009-2010学年度上期河南省虞城县高中期末试题高二语文试题 人教..
2010年高二学生语文寒假作业练习 人教版
云南省玉溪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人教课标版..
云南省玉溪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
云南省玉溪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人教课标版..
云南省玉溪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文、理) ..
云南省玉溪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人教课标版..
云南省玉溪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
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级期末考试题语文试题..
云南省玉溪一中高2011届高二上学期期末考数学试题(文科) 人教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