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7120字。  新泰一中北校高二期末冲刺语文试题(2)
  说明:
  ①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第Ⅱ卷开头的“第I卷答题表”中;第Ⅱ卷为各类题型,答案写在第Ⅱ卷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纸。
  ②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拜谒/枯竭    冲锋枪/冲击波    恣意妄为/千姿百态
  B.陨石/功勋    倒胃口/倒栽葱    崇山峻岭/怙恶不悛
  C.梗概/田埂    迫击炮/迫切性    瓜熟蒂落/啼笑皆非
  D.篆书/椽子    空白点/空城计    愚公移山/向隅而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践行     绵里藏针      了以自慰      识时务者为俊杰
  B.博弈     敷衍迁就      劳民伤财      多行不义必自毙
  C.诽闻     令人心仪      面黄饥瘦      画虎不成反类狗
  D.斩获     了无声趣      前倨后恭      解铃还须系铃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各界人士有的手捧鲜花,有的抬着花篮,每个人胸前都佩带着小白花,缓缓地走到王选院士的遗像前,鞠躬         ,许多人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②他的男高音是出了名的,这次艺术节,大家一致推举他代表班级表演,但他      身体不好,说什么也不肯出场。
  ③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掌握实词的常用义和用法,还要注意去掌握实词的运用情况      基本规律。
  ④课文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环节,适当创新也没错,但是,如何改,改什么,却需要慎之又慎。一味迎合学生趣味,       从事,甚至搞“另类”课改,却未必符合教育的目的与规律。
  A.志哀    推托    及其    轻率    B.致哀    推脱    以及   草率
  C.志哀    推脱    以及    草率   D.致哀    推托    及其   轻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2月19日,市教育局召开市直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09年市直学校德育工作,并仔细解读了市直班主任的职级评定。
  B.针对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执意拍卖中国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的行为,由80多名中国律师组成的“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本月9日向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和收藏人正式发出律师函和律师声明,表明了反对拍卖的立场,阻止拍卖进入法律程序。
  C.本次“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外省个别不良生猪养殖户使用违禁“瘦肉精”喂养生猪,生猪经销者伪造检疫合格证逃避检验所造成的。
  D.“躲猫猫事件”在一片质疑的喧嚣声中成为政府处理网络舆情的实验性标本,有专家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保证调查程序的公正性、信息的透明化,让人信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借“申遗”扩大书法世界影响
  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有关负责人在北京宣布,书法“申遗”的正式文本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这标志着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书法,踏上了申请成为“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旅程。
  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如果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发轫,已有3000多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而佳作荟萃。书法,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艺术元素,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当年毕加索在博物馆见到中国书法时震撼不已,他沉浸在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中,在“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中,发出了“这是艺术中的艺术”的惊叹。而日本书法艺术界把中国书法称为“思想与造型的艺术”。日本早在我国汉代时,即派遣使者来学习汉字书法和儒学。日本书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圣德太子所书的《法华义疏》,就直接取法我国隋朝书法。及至唐代,来中国学习书法的遣唐使更是众多,日本书法史上的一代大师空海即是其中的代表。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派遣过来中国学习书法的使者。
  然而,由于中国书法的历史过于悠久,艺术资源过于深厚,名篇佳作过于丰富,由此产生出一种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自认为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的。于是对外交流趋于封闭,对外展示趋于停滞,对外宣传趋于低迷。这种心理阻碍了中国书法向世界推广发展的前景,遮蔽了中国书法向世界辐射传播的空间。而日本却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结果,不少欧美人认为书法是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