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4张。有教案,约2760个字。
人教课标七年级上语文第8课《人生寓言》教案
Yunping781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内容。
2.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3.联系实际学会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
重点难点: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教学设想:
1.学习两篇寓言精美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
2.两则寓言同时进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相信大家对寓言并不陌生,你知道什么寓言?寓言有什么作用?是的,寓言往往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来惩恶扬善,启迪人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生寓言》,它会告诉我们应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谈作者情况及寓言的知识。(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2、字词处理:通过课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巩固。
慷慨 闲适撤销 金窖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举世无双 心痛如割 险象迭生慧心未泯
3、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后把故事复述给同桌听。
(2)复述故事展示
(3)思考:你从两则寓言故事中读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