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附带教案。 古代文学赏析——红尘浊世的性情男女
评讲人:陆洋
一、欢迎词导入:
首先,我代表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全体师生欢迎诸位香港学子来孙猴子的老家连云港参观访问。受学校安排,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堂“古代文学赏析”的课。说实话,接到这个任务,我的汗下来了。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汪洋恣肆,我很难从其中理出一条线来,而且我的学识能力也不允许我班门弄斧。正好,昨天和朋友聚会,有人问我这个语文老师,“何为性情中人?”
性情中人,把字拆开来看。性:性情;脾性。中:内;里面。性情中人,按照这种解释,大概是指那些突显真实本性的一类人。性情中人,无褒贬之意,算是个中性词吧。性情中人,在唐人的笔记中描绘过隐居的高士,在《水浒传》中评定过那些血腥的英雄好汉,在明清的话本小说中刻画过那些才子佳人。在时下,性情中人这四个字,又成为一种耀眼的视角了。由此,我想到了几个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几个奇男子、奇女子,他们可以称得上是“性情中人”,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性情中人”的阅读体会,不到偏颇之处,还请见谅。
二、那么,在我的眼中,哪些人算得上“性情中人”?
(一)潘安——首位“花样美男”。前段时间,“花样美男”风靡亚洲。其实。最早的花样美男出自我国古代。
玉树临风,貌比潘安。《诗经•郑风》有诗:“出其东门,有女如云”——美女像彩云那样绵连不绝,美丽多姿。其实,魏晋时也盛产美男子的,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潘岳。潘岳,原名潘安仁,后世呼为“潘安”,小名“檀奴”,故后世许多女子称自己的情郎为“檀郎”、“潘郎”。
潘岳是太康文学的首领人物,是中原文士的领军人物。他善缀词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究形式美的特点。他“善为哀谏之文”,今存的作品《寡妇赋》、《袁永逝文》、《悼亡诗》等名篇都以善叙哀情著称。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潘安往往与陆机并称,古语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潘岳在政治和为官方面也颇有建树,而其对妻子杨氏的忠一和深情,他和妻子杨氏12岁订婚,相爱终身.杨氏在潘岳52岁时逝世,他为她写的悼亡词情谊真挚,缠绵无尽,并未再娶。更成为千古佳话,有“潘杨之好”的评价;而其对母亲的孝心,更成为二十四孝中“辞官奉母”的主人翁,成为中华传统孝道的典范。
潘岳因与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政见不合被排挤出了洛阳,咸宁五年冬为河阳(今洛阳吉利区)县令,在河阳期间,他为官清廉,并积极带领百姓因地制宜在全县种植满桃树李树,人民安居乐业,因此也被称为“花县”,潘岳也被称为“花县令”,后世常用“河阳”“潘令”“潘河阳”“河阳一县花”等来代称潘岳,也以此比喻勤政爱民的好官。而这也是中国最早“花样美男”的出处。潘岳才华横溢,却将才华用错了地方,他模仿太子笔记伪造反书,引发八王之乱,西晋王朝分崩离析,自己也被夷三族(父族、己族、子族)。
《世说新语》的《容止》篇记载了关于潘安的两则典故:掷果盈车、挟弹少年。“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於是群妪共乱唾之,萎顿而返。”这里是说潘岳每次乘车出游,姑娘们不但围追堵截他,还争相向他丢水果,每每满载而归。潘岳每次上街都能弄一车水果回来,自然惹人羡慕,还招惹出模仿秀来:“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返。”《世说新语》则说这个丑男是左思:“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张载是被小孩子扔石头乱砸,左思则更惨,挨女人们一顿乱唾。张载和左思都是当时著名文人,他们搞的“东施效颦”男人版,让潘岳的名声更大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