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高考作文体现了一种能力,一种特殊的能力。因为,高考作文是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要求下富余,考场的紧张气氛,为数不多的时间作文题目的限制,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考生水平的发挥。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考场作文呢?下面就来谈谈这方面的感想。<br>
品茗写作能够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在考场上作文比平时的作文在能力要求上又进了一步。考场作文除了对作文的一般要求以外,还要求考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快速的反应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心理素质自不必说,看到考题心里紧张,把平时积累的东西全都忘了,自然就写不好作文。快速反应能力指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要完成从审题到立意、构思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br>
品茗考场作文时间很短,通常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就要求我们的思维要高度敏捷。首先是对题目的理解和判断要准确,以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为例,“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其中心词是“选择”,但“选择”这个词涉及的面较宽,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选择都符合这个题目。从2002年考生的考场作文来看,有些考生的作文只写了“选择”而没有“心灵的”这层含意,这就是审题不准所带来的遗憾。所以,考场作文对审题的要求是既要快又要准。<br>
立意和构思是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明确要写怎样的内容以及如何写的问题。一篇好作文,其主题要有深刻性,高考作文的深刻性这一要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是能够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文章的观点对读者具有启发作用,三者只要具备其一就可以视为具有深刻性。深刻性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勤于观察生活,善于分析事物,对于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一定要刨根问底,追根寻源,从而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构思是给文章搭一个骨架。主题有了,怎样写才能感染人、吸引人,需要我们对文章的间架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平铺直叙往往会使读者感到索然无味,提不起精神,这样的文章在阅卷时自然得不了高分。好的作文要求构思新巧,所谓“新巧”,指的是文章的内容要跌宕起伏,让人意想不到又在情理之中。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所限,作文的材料往往容易雷同,这时就是考验构思能力的时候,同样的材料由于安排不同,效果就会不同,这就体现了构思的能力。所以当我们看到作文题目时不要急于动笔,先想一想怎样写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要想吸引人,首先自己要被吸引住,要想感染人,首先自己要被感染了;当你情绪波动,或想哭,或想笑,或是愤慨,或是欣慰……感到非下笔不可了,你就可以写文章了。<br>
联想能力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环,所谓联想指的是我们对生活中见闻和学到的知识所建立的联系和思考,体现到作文中也就是材料和主题、材料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应该说,到了高中阶段,我们都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为什么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引用的材料那么吸引人,那么具有说服力,而有的同学作文引用的材料不是话题陈旧就是与主题相去甚远?其实不是没有好的材料,而是他不善于联想,不善于应用材料。人们常说,知识越用越活,写作文也是一样,我们要善于调动生活中的积累,将大脑中的知识拿出来运用,在运用中积累联想的经验,增强联想的能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