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9350字。  贵州省乌沙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语  文
  2009-12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安祥     打圆场     鞭辟入理     八杆子打不着     多行不义必自毙
  B. 喝彩     黄梁梦     曾经苍海     如堕五里雾中     识时务者为俊杰
  C. 斡旋     三角猫     难辞其咎     事实胜于雄辩     冒天下之大不韪
  D. 枢纽     唱双簧     好高鹜远     坐收鱼人之利     无心插柳柳成阴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评判历史人物。他居然将前代的杀手、同时代的违法者塑造成了英雄或准英雄。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刺客们不是经常出现在汉代的画像石上吗
  ②华佗不但擅长内科,还善于做开刀手术。他       了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可在做手术时减轻病人的痛苦。
  ③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显示了美国希望以访华为       ,暂时缓解两国间的贸易摩擦的良好愿望,但这并不代表类似的贸易摩擦未来不会再出现。
  A.兴许       配制       时机         B.或许       配制       契机
  C.或许       配置       时机               D.兴许       配置       契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蜗居》这部连续剧就像一首城市的悲歌,着实冷酷,让我们看见了人生鲜血淋漓的真面目。我们的人性中的灰色远比书本和道德标准上那些黑白来得多。无论是指责哪一种生活方式,其实都是没有真正经历者的隔岸观火,说得轻巧而已。
  B.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昨天作客浙江人文大讲堂。这位被媒体称为最具个性的新闻发言人在杭的行程被排得很满,记者的采访只能见缝插针地安排在从宾馆前往这次大讲堂的举办地杭州师范大学的路上。
  C.1992年11月17日这个冬天的早晨,路遥那双一生紧握着陕北的大手松开了,一个想要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
  D.《秦腔》人物众多,世相缤纷。各色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大小事件纵横捭阖,许多看似无关的许多小事,又彼此与主要事件相连,环环相扣,互相渗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记者从抢险救援指挥部获悉,11月21日凌晨2时30分发生在黑龙江省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的事故,导致108名矿工遇难。事故原因初步确认为是瓦斯爆炸造成的。 
  B.婺源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全县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栋、古民宅36幢和古桥187座。
  C.现代社会就象一艘巨大海轮,它的顺利航行取决于机器运转是否正常、人员操作是否规范、气候是否异常、航线是否通畅等等诸多因素。
  D.道德的恢复、信仰的重建、传统的回归,一定是让这位儒雅的总理忧心忡忡的大事。他端坐课堂、认真记录,应该是想行为世范,呼唤尊师重教传统的归来。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石油巨头觊觎市场供应紧张的有利时机,想获得更高的市场出清价格”的说法已经在市场中广为流传。“对于中石化、中石油来说,目前在尽快扩大天然气供应上并不很积极,这实际上是在与市场博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19日)
  B.编剧的尊严就是拿来蹂躏的,每个人都可以改你的戏,演员就不用说了,(经常不是编剧给演员说戏,而是演员给编剧说戏),还包括发盒饭的场工和女主角的老妈——因为她曾经当过小学语文老师。
  C.私家车辆猛增,驾驶员培训粗放,人们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道路设施落伍……等等阻碍着中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D.对眼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王旭明一针见血地指出:北大这所全国瞩目的学校似乎太相信自己了,他甚至大胆地预言今后这项制度一定会引发越来越大的矛盾。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当下中国大学面临的几大挑战中,“职业化”的挑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的职业化要求不仅使大学压力倍增,而且已在冲击着大学的基本理念。
  当下中国的各类企业都是以短平快来要求大学教育的。它们希望大学毕业生可以立好为其所用,以便节省前期培训的费用,降低成本。但就在企业节省人力成本之时,也将它们所应尽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转嫁给了大学。大学是否有义务承担前期职业培训的责任,进而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从理论上说,国家取消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也同时取消了大学全权负责和保障毕业生百分之百就业的义务。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学不得不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而煞费苦心。
  近些年大学的行政性扩招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最主要的原因。行政性的扩招政策固然提高了中国整体的学历水平,但这种方式只起到了推迟或者延缓就业压力的作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代价是教育水平的普遍下降,而大学还要付出另一个代价,这就是承担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因为大学培养出来的不再是精英,而是社会、市场和企业需要的人力产品。因此,社会、市场和企业的接纳程度便成为决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