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2009-2010学年度湖北省武汉市高中调研高一年级模块测试语文必修Ⅱ试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必修二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250 KB
评级:
时间:
2010/2/8 11:01:23
下载:
本月:4 总计:137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4250字。答案扫描。
2009~2010学年度武汉市高中调研高一年级模块测试
语文必修Ⅱ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必答题,作为学分认定考试成绩,共100分。第二部分为选做题,共50分。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共100分)
注意事项:
请考生用钢笔或黑色水性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36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倩影(qiàn) 落蕊(ruǐ) 揠苗助长(yà)
B.裨益(bēi) 猗郁(yī) 纵横捭阖(bǎi)
C.窈窕(yáo) 澄清(chéng) 夙兴夜寐(shù)
D.着装(zháo) 豁达(huò ) 义愤填膺(y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迁徒 商榷 班驳 流觞曲水
B.渺茫 落寞 俊峭 闻名遐迩
C.风致 肄业 歧途 涸澈而鱼
D.深邃 砥砺 真谛 安之若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处变不惊,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B.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C.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D.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惜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离骚》,它们分别开创我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雨果是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巴黎圣母院》是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D.《家》是巴金小说的代表作,作品中的主人公觉新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端午节作为韩国文化节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韩国人近来又要对中医下手,将其作为“韩医”申请。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尽快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是很重要的。
C.如果教育工作者漠视学生的主动性,一味地把学生当作容器进行灌输,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学生的枷锁。
D.时传祥这个名字对于当今的青年人是陌生的,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耳熟能详的。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B.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C.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D.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7.下列对《诗经•郑风•子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集 人教课标版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一年级必修二结业考试英语试卷 通用
戴加平解读:人民版历史必修二ppt 人民版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课标版
高中必修二考前作文指导ppt 人教课标版
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复习字词试卷 人教课标版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 人教课标版
高中英语必修二单项选择题练习ppt 人教课标版
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2《The Olympic Games》单元测试题 通用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