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孔雀东南飞(并序)

教学目的
 1. 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3.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教学设想
  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具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诗中人物的对话极富个性,拟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进而理解全诗主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简介乐府诗,简介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初读全诗,把握全诗情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谁记得,《木兰诗》选自何处?
  提示:北朝民歌。
  师:古乐府民歌是文学史上的珍品,《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齐名,与之并誉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这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叙事诗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有具体的人物形象。(板书课题)
  什么叫乐府呢?乐府诗是指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进行典礼和宴会上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本。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
二. 初读。
 1. 圈画出读不准字,不理解的词及古今异义的词。
 2. 找出文中的十九个“相”字。
三.把握情节
 1.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本诗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起因、经过、结果吗?
  例:东汉北朝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官焦仲卿之妻被焦母休后拒婚不嫁与仲卿双双殉情。
 2. 本诗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请按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理清全诗情节。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开端    第(1)段——(2)段
    发展    第(3)段——(12)段
    再发展   第(13)段——(22)段
    高潮、结局 第(23)段——(32)段
    尾声    第(33)段    
 3. 为每部分(包括每部分内的层次)拟一小标题。
四. 朗读全诗
  注意读准一些字音
五.关于本文的偏义复词:
“公姥”(偏指“姥”)
“作息”(偏指“作”)
“父兄”(偏指“兄”)
“父母”(偏指“母”)
“弟兄”(偏指“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