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检测初三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6小题每小题2.5分共15分)
1. 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窥视(kuī)贪婪(lán) B.雄浑(hún)气概(kài)
C.吆喝(yāo)吸取 (jú) D.雇佣(yǒng)懊悔(ào)
2.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换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结论。
B. 求知不是为了吹嘘玄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C. 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缉修辞使人善辨。
D. 须知这种情况可谓司空见惯,这个道理可谓无懈可击。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不经过______,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② 他因此抛弃了尊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______了佛教。
③ 日本政府表示“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______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A.思考 创立 重要 B.思索 创立 重大
     C.思考 创立 重大 D.思索 建立 重要
4. 选出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B.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大名鼎鼎,各种派流不胜枚举。
C. 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新鲜活泼,姹紫嫣红的素材,我们应该能够写出好文章。
D. 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
B. 除非经常锻炼身体,就会不断增强体质。
C. 经过“思索”“怀疑”“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D. 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6. 选出使语意连贯,顺序合理的一句填在横线上(   )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敢于表达真情实感,热爱生活。
B.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C. 应引导学生敢于表达真情实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
D. 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关注现实。
二、阅读(6小题,每小题2.5分,共15分)
阅读《怀疑与学问》中选段,按要求完成7-9题。
⑴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⑵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⑶这样的脑筋永远不能治学。⑷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⑸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⑹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⑺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⑻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⑼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⑽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⑾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7. 选出给本段分层恰当的一项:(   )
 A. ⑴/⑵~⑸/⑹~⑼/⑽~⑾
 B. ⑴/⑵~⑼/⑽~⑾
 C. ⑴/⑵~⑻/⑼~⑾
 D. ⑴/⑵~⑶/⑷~⑻/⑼~⑾
8. 对“怀疑精神”的定义理解,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怀疑精神”就是对于别人的语,不用经过思索,统统抱怀疑的态度。
B. “怀疑精神”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以积极方面建说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 “怀疑精神”是指对一切流俗传说以及过去学者的学说常常抱有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辨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D. “怀疑精神”是指对一切流俗传说以及过去学者的学说常常抱怀疑的态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