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250字。
学会沟通  
  “话题探究”中的故事可以在课前预习中提出来,并且就此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相同内容效果却截然不同?在课堂上首先由学生就此发表看法导入本课。
  在语言表达中,有“简明”的要求,但还有更高的原则,那就是“有效”。这两则故事里,第二种说法之所以比第一种效果佳,在于主人公具有沟通意识,注意根据话语对象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
  第一则故事中,盲人看不见外物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所以这一表达对读者而论实则等同于“废话”。改后的话巧妙地利用了教堂外的美好春光,与失明老人形成鲜明对比──一是“先生、太太”与他的比较,二是美好景色与老人不幸遭遇的比较,从而拨动游客悲天悯人的心弦。第二则故事中,那位老人首先讲清了事情的原委,否则这将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然后根据对方的特殊身份──退休首脑,从“良知”、“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一种精神力量”几个方面入手,打动对方,应该说这几个切入点与他们的身份非常吻合,那种崇高的责任感是他们最乐于承担的。另外,这封信语言典雅庄重,书面色彩较浓,再三致以敬意,“请原谅一个异国公民贸然打扰您”,发自内心的尊重,谦恭有礼的态度同样切合话语环境。还有一个微妙的心理因素,与元首们相似的年龄。从而多方面打通了沟通渠道,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话题探究的探讨重在引入正题,所以不宜枝蔓,要简明适当,不应该拖沓累赘,耗费课堂时间。
  第二件事的背景材料:
  老人希望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生活报报道:普通的摆设,房间面积不足10平方米,书架占据了近半空间。这是长春市某小区一间普通书房,在这个斗室里,收藏着美国前总统卡特、前国务卿基辛格、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世界34位政要的亲笔签名照以及信函,主题只有一个──寄语世界和平!
  82岁的原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许行是书房的主人。13年的时间里,这些签名照和信函陆续从世界各地飞到这里,帮助这位老人实现为和平而呐喊的愿望。
  海湾战争刺痛他向往和平的心 古稀老人向各国政要约和平寄语
  1992年时许行69岁,年幼时曾亲眼看见日军侵略暴行的他,对1991年海湾战争后伊拉克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他对战争憎恨而又不解,他希望为世界和平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决定出本书,书名定为《寄语世界》,他要收集世界各国政要的和平题词,以呼唤和平。
  许行精心酝酿了一封约稿信:“阁下,请原谅一位异国公民贸然打扰您。我是中国一位退休老人,拟编一本名为《寄语世界》的书,请求各国离任的国家领导人,本着多年工作所积累的良知,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亲笔写上一句您认为应该说给世界的关于和平的精辟名言,附签名照片寄来。您的话将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一种精神力量。恳切希望我这一美好构想,能在您的支持下得以实现。”
  1992年7月8日,许行在第一批约稿信上写了美国、英国、日本三家驻华大使馆的地址后邮走。第一份约稿人名单被确定为:卡特、布什、里根、基辛格、中曾根康弘、海部俊树、希思和撒切尔夫人。
  34位政要被感动 安南、基辛格从远方寄来和平
  日本大使馆率先反馈,他们将信退回,附上了日本历任首相的私人通讯地址;尔后英国大使馆把信转给英国外交部,由外交部转给被约稿者;美国大使馆则一片沉寂。其后,许行通过亲人,在美国国家图书馆查到卡特、基辛格等人的通讯地址。许行重新将约稿信寄出。
  日本前首相寄来首封回信
  1992年8月28日上午,许行打开信箱,一封寄自日本东京的大信封躺在里面──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回信了!在一张白色宣纸上,海部俊树写着让人惊赞的毛笔行书:“用我们大家的手保护美丽的地球。”旁边加盖个人印章,一行小字注明这枚印章是江泽民所赠。信封内还有海部俊树亲笔签名的个人照。
  “和平寄语”纷至沓来
  第一份“和平寄语”让老人欣喜。不久,“和平寄语”陆续飞来。第二个回信的人是美国前总统卡特,他说:“许行先生,非常感谢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记起了我。”接着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基辛格博士授权您可以在您那本主旨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书《寄语世界》中,引用下文‘政治家的作用就是以他的远见卓识引导一个社会使之得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后是英国前首相希思:“世界只有对话,才能争取和平。”第五、第六位分别是奥地利前总统基希施莱格、以色列前总理沙米尔。上述政治家的年龄都在80岁以上。
  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加利、现任秘书长安南、法国前总统密特朗也回了信。目前受胡锦涛主席之邀,正在中国访问的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当时也寄了“和平寄语”。
  瑞典现首相佩尔松(1996年3月出任首相,2002年连任至今)给许行老人的回信说:“我以瑞典首相的身份,向您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希望您编书成功。我相信您的这一举动,将为我们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作出很有价值的贡献。”
  从1992年7月至今,共有34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和各国政要为许行寄来“和平寄语”,并附上他们的签名照片。
  “和平寄语”来之不易
  老人感谢那些帮助过他的人,数字背后是这些“寄语”的来之不易。
  需要翻译的文字十几种
  最困难的是翻译问题。“涉及十几种文字,像阿拉伯语、塞尔维亚语,在长春找不到翻译,只能去北京找翻译局,很费周折。”许行老人说,南非前任大主教图图用英文把题词写在照片下面,结尾有些潦草,当时经翻译之后,怕有误差,又把原文和译文邮至美国请亲友核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