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7280字。
  雅安市2009—2010学年上期期末检测高中二年级
  语文试题
  请你在做题之前仔细阅读下列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两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2B或3B铅笔准确填写在机读卡上,同时将第II卷答题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第II卷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3、请将第I卷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填写在第I卷上无效;请将第II卷答案回答在第II卷上。
  第I卷(共36分)
  注意: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或3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l、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项是
  A、逐渐/渐车帷裳  是否/否极泰来  要挟/要言不烦  吭声/引吭高歌
  B、归还/自牧归荑  钟磐/坚如磐石  解说/说怿女美  数落/数见不鲜
  C、将来/将子无怒  经纶/羽扇纶巾  芳菲/妄自菲薄  萝卜/占卜问卦
  D、兴奋/夙兴夜寐  惩创/重创敌人  遗憾/遗世独立  恰当/长歌当哭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贻笑大方    纵横俾阖    大笔如喙    桀骜不驯
  B、搔首踟蹰    罪孽深重    凶神恶煞    直截了当
  C、愤世嫉俗    雕栏玉砌    长途跋涉    心悦臣服
  D、班驳陆离    恬淡隐忍    鞭辟入理    根深底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汲黯、苏武、魏征、颜真卿、史可法等,都以高风亮节著称于史,但也因做官而不被评为清高。当然,历史上对这些人的评价之高是远非清高二字可比的。  
  B、如果这些人不愿矫正恶习,不肯迁就,不肯喜欢一切别人认为可爱的东两,而总是悲天悯人,为一切不可爱的东西自寻烦恼,那么大家还是避免和他们交往好。高@考@资@源@网
  C、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
  D、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为他的冥顽不灵气得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楞楞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氓》诗中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的对比、氓婚前婚后的对比及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B、《琵琶行》的艺术结构非常出色。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
  C、今天是鲁迅先生去世七十三周年,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谨记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并把它发扬光大。    
  D、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B、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高@考@资@源@网
  C、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D、但孟浩然一生既未做官,而且《唐书<孟浩然传>》还记述采访使韩朝宗曾约他同赴京师,欲荐于朝廷;可是孟浩然却因与故人喝酒喝得高兴,竟至失约,还说“业已饮,何恤他!”可见他对做官也有不在乎的一面。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B、端午,又称端五,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午”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叫重午。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是龙舟竞渡和吃粽子。
  C、“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其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D、不少事物在古代都有特定的称谓。“食时”“人定”是时间,分别指每天的7—9点和21—23点;“总角”“结发”指年龄,分别是少年时期和成年;“朔”“望”是日期,分别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最后一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