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教学目的:
1、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时间、地点、人物矛盾冲突的高度集中,舞台提示的作用。
3、认识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的必然灭亡。
教学设想:
1、安排三教时
2、方法:讲读法
3、这是一部现实主义悲剧的节选,通过语言的个性化描写、戏剧冲突的巧妙安排,来揭示那个时代穷苦人被侮辱、被损害的根源以及人物之间复杂的感情冲突。
[重点]:根据戏剧的特点(人物、时间、活动场景的集中性、对话和独白的个性化),把握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特点。
[难点]:理解周朴园复杂的性格特征。
4、作业:
(1)写周记《我看周朴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3)课后“思考和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时代背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讨论周朴园与侍萍的感情是否真挚这一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1、导入
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戏剧了,对于戏剧的基本常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郭沫若的《屈原》是历史剧,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雷雨》有属于什么剧呢?(现代剧)那这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题材所反映的时代)
另补充:
2、 介绍作者
见《教参》
另补: 萬: 草禺 曹禺
大家看过电影了,对《雷雨》这一题有了一定的了解看起来雷雨只是一种自然现象。看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午饭后, 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作者曹禺在读到写作意图时说:“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可见, 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3、分角色朗读
4、讨论(联系课本):周朴园与侍萍的感情是否真挚?
周朴园的怀念是否真实?
人物之间的关系?
点评,总结周朴园。
(周朴园 基本上不是一个太胡闹的人,侍萍知书达理、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惠体贴。周朴园对她产生了真正的爱情。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还为他生过两个孩子,最后又因被他遗弃而投河自尽特别是他的婚姻并不美满,这更加深了他对侍萍的怀念……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变化,当他面对眼前的侍萍,使他一下子从对过去的怀念回到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