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题,约11600字。  2010届武平一中高三语文周考试卷(8)  
  2010、1、16
  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
  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默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2)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3)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小楼昨夜又东风,                    。(《虞美人》)
  (5)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6)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原才   曾国藩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
  民之生,庸弱者戢戢(1)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2)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3)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4),所从来久矣。
  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5),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同“反”)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6)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
  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