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50字。

  《绿》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圈点评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
  2、揣摩句子的含义,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资源 学生对“绿”的象征意义的了解。
  学生对朱自清的《春》《背影》的学习体会。
  多媒体教育手段。
  预习设计 1、字音
  盘踞( jù  )    薄( bó  )阴   绺(liǔ  ) 棱(léng  )角  
  穹(qióng   )  尘滓( zǐ   ) 皱缬(  xié  )  掬(  jū      )
  什刹(   shí chà    )   挹(yì) 明眸(   móu  )善睐(  lài )  
  2、思考:
  A全文的文眼是什么?
  B赏析描写梅雨潭的绿的语句。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导入:
  1、展示植物图片,说说你觉得绿色是一种什么样的色彩。
  2、在人们的心目中,绿色是青春和活力的象征,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而在散文大师朱自清的笔下,更是赋与了绿多姿的风采和别样的生命。 今天,我们来鉴赏学习他的散文名篇——《绿》。
  二、检查预习
  1、 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绿》这篇散文写于1924年,当时我国文坛仍涌动着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作者思想上仍洋溢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冲破封建樊篱、勇于探索进取的激情,因而文章写的清朗明快,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融入到对秋水描绘中。
  2、 字音:
  盘踞( jù  ) 薄( bó  )阴   绺(liǔ) 棱(léng)角 掬(jū)
  穹(qióng    ) 尘滓( zǐ   )
  皱缬(xié)   什刹(shí chà)    挹(yì) 明眸(móu)善睐(  lài )  
  3、 作为散文,往往有文眼或者说有一个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你觉得是哪一句?
  “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三、整体感知
  1、 让作者感到惊诧的是——绿,梅雨潭的绿。那么梅雨潭什么样的绿让作者感到惊诧呢?
  奇异、醉人
  2、这样,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奇异、醉人的绿了。
  四、局部探究
  1、 作者是如何向我们展现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的呢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