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10字。
一 课题: 《生活告诉我》
二 教学目标:以生活小事悟真知,学会以小见大的写法。
一、命题意图:
结合新教材第三单元《敢为天下先》的教学,在该单元鼓励我们要有勇气去创新的基础上,鼓励孩子们去发现生活给与我们的财富,学会思考生活、人生。
二、写作指导:
(一)、审题:
1、题中“生活”一词给予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可以选择的材料范围相当广。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校、家庭和社会是我们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这是我们选择材料的基地。可以是生活细节、生活经验得到的体验,也可以是对思想观念的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的影响,还可以是对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状况的认识……但关键在于你是否留心身边的事情,是否学会了思考,并能够将之记叙出来。
2、题中“告诉”这个动词很重要。“告诉”一词的内涵可以通过议论的形式来体现,可以通过自身的思想斗争、自己不同时期所作所为的改变、前后对人态度的改变等体现出来。
3、题中“我”限定了对象。生活中的事情必须是我所历、所见、所闻,最后由我所感所思所悟的,所以“我”——贯穿整个过程。
(二)、中心:除了最直接的一事一悟,也可以是深入到几事一悟,或是几事渐渐阶梯式的感悟。当然即使一悟,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层次的感悟,注意挖掘立意的深度。深度的挖掘还可以注意体现时代性、先进性,以及推广到其具有的普遍意义等。
(三)、题材举例:
生活中哪些事情能给我以思考、给我们以收获的?
如:一次作业的漏做,
一次不经意的撒谎,
一次粗心的忘记,
面对沿街乞讨的正常人、残疾人,
一次被偷的经历,
母女共同的减肥计划,
商品价值观的一次冲击,
一位优秀又深受欢迎的任课教师的调换,
学校一次文艺汇演的参与,
运动会上的一次失败、奋进等,
父亲成为六国峰会期间安全问题的维稳卫士(全世界反恐怖思想就在我身边),
一次车上的遭遇后获得了电视新闻、报刊新闻的舆论支持(关于如何爱护青少年),
几次堵车经历引发的对上海交通问题的思考,
地铁涨价风波对我们乘车学生的影响,
记事至今的搬迁经历中看上海变迁,
旅游中感受祖国的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