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710字。  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
  语 文 试 题        校对:王蒙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写在密封线内。
  3.将第I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有效答题区域,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咂摸           淘汰制     洗耳躬听     蹩(biè)进
  B.打烊     拗口令 繁文缛节     创(chuāng)伤
  C.端祥     摄像机     煞有介事   卓(zhuó)越
  D.阑姗     破天荒     休戚相关    歆(qīn)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保险公司在理赔的问题上无故拖延,既违背了基本的保险理赔原则,又违背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古训。
  B.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20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C.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地去闻才能明了。
  D.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天河一号”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中“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
  统研制”的重大成果。
  B.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不断蔓延,我们必须对学校、易感人群、人口稠密地区、农村边远地
  区做好防疫监控工作。
  C.世博会的收入构成中,门票收入占50%,因而上海世博会丰厚的盈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能否吸引大量的参观者。
  D.在这个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里,人们除了品茶、弹古琴,还可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老板称这里为“私塾”。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我爱纯真浪漫, ________ ;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 ________ ;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________; 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 ________。
  ①也惊叹于沧桑的滋味     ②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
  ③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
  ④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君子比德于玉
  玉在人们心目中是美好而亲近的代名词,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东方神韵,它蕴涵着生命与感情,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玉文化史的文明古国,崇玉、礼玉、赏玉、藏玉的传统观念已根深蒂固。“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的《无题》让我们对玉更有种神秘的爱慕,历史上女娲补天、弄玉吹箫、完璧归赵……多少传奇都和玉息息相关。
  中国是一个爱玉而又敬玉的民族。玉石文化的传承贯穿了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和传统文化。“玉”成为东方精神的体现。今天,玉石已广泛地被大众接受和拥有,已不再是财富、权力、地位的象征,王者富家的专利,而是艺术,是哲学,是一种道德修养,在发展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中华玉文化是中华不同民族、语言和时空的共性文化。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追求美的享受,追求艺术生活的时尚,追求人类社会的和谐,玉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孔子说“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就是讲,玉是道德的表现,象征着高洁的品德,所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人把高尚的道德和美丽的玉饰等同。
  君子比德于玉,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雅士洁身自好的追求,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被赋予了吉祥如意、祈福驱邪、幸福长寿,并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