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综合训练之一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
A.轩榭(xiè) 镂空(1òu) 匀称(chèn) 重峦叠嶂(zhàng)
B.瘦瘠(jí) 怅(chàng)然 提(tí)防 惟妙惟肖(xiào)
C.充沛(pèi) 干涸(gù) 肆虐(nüè) 安然无恙(yàng)
D。游弋(gē) 丘壑(hè) 弧形(gū) 臭名昭著(zhā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嶙殉 自出心裁 古朴 弥漫 B.麻痹 姿态万千 渝告 峰峦
C。雄跨 执迷不悟 景致 点缀 D.充沛 不毛之地 训化 葱笼
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边的广告词有没有毛病?请选其中的一则作简要的分析。
())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 艾琳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肌肤。
答:
二、阅读以下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一)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我国沙荒地区,有一部分沙丘已经长了草皮和灌木,不再转移阵地了。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根据近年治沙经验,陕北榆林、内蒙古磴口、甘肃民勤地区的流动沙丘,表面干沙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以下,水分含量逐渐增大,到40厘米的深处,水分含量达到2%以上,这就是湿沙层了。湿沙层的水分足够供应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所以在流动沙丘上植树种草,是可以成活的。林木和草类成长以后,沙丘就可以固定下来了。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2分)
A,植树种草 B.草皮和灌木的作用
C.植物与水分 D.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
2.在抵御沙丘的进攻中,草皮和灌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分)
初中语文综合训练二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
胡章平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⑧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①木讷( ) ②炊烟袅袅( )
⑧掸去( ) ④濒于绝望( )
2.“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句中,将“我的”去掉是否不影响原意?(2分)
初中语文综合训练三
一、下文,回答问题。
尼泊尔的啤酒
吉田直哉(日)
①那是四年前的事了,准确地说不是“最近”了,然而对我来说,却比昨天发生的事印象还要鲜明得多。
②那年夏天,为了摄影我在喜马拉雅山麓、尼泊尔的一个叫多拉卡的村庄待了十多天。在这个家家户户散布在海拔一千五百米斜坡上的村庄,像水、电、煤气之类所谓现代的生命线还没有延伸到这里。
⑧这个村庄虽有四千五百口人,却没有一条能与别的村落往来的车道。不用说汽车,就是有轮子的普通交通工具也用不起来。而只能靠两条腿步行的山路崎岖不平,到处都被山涧急流截成一段一段的。
④由于手推车都不能用,村民只能在体力允许的范围内背一些东西在这条路上行走,每当我惊奇于草垛何以.移动时,定晴一看,下面有一双双小脚在走路。原来是孩童背着堆得高高的当燃料用的玉米秸。
⑤以前在日本去村庄的公有山林砍柴时,禁止用马车拉柴,只允许背多少砍多少。当时人们认为背多少砍多少的话就能得到天神的原谅。
⑧时代不同了,可正因为没有车道,多拉卡村的人们至今过着一种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被天神原谅的生活。我不知道以前的情况,反正现在村民们完全知道他们的生活无法和世界上其他的地方相比。因此,他们是以一种苦楚的心情,在旅游者看来像世外桃源般美丽的风景中过着日子。
⑦特别是年轻人、小孩子都渴望离开村子去有电有车的城市。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就是我们,在没法用汽车的这里,也深感不便,每时每刻都是全副武装登山。从汽车的终点站到村庄,我们竟雇了十五个人搬运器材和食品,多余的东西不得不放弃。
⑧首先放弃的就是啤酒,啤酒比什么都重。想过酒瘾,威士忌更有效果。我们四人带了六瓶,每人一瓶半,估计能对付着喝十天,
⑨然而威士忌和啤酒,其作用是不同的。
⑩当汗淋淋地结束了一天的拍摄,面对眼前流淌着的清洌的小河时,我情不自禁地说:“啊,如果把啤酒在这小河中镇一下的话,该有多好喝呀。”
⑾现在再提经过大家协商放弃的啤酒真是没有道理。这时有人追问我说出来的这句忌语。他不是我的同僚,而是村里的少年切特里。
他问翻译:“刚才那人说了什么?”当他弄清什么意思时,两眼放光地说道:“要啤酒的话,我去给你们买来。”
“……去什么地方买?”
“恰里科特。”
恰里科特是我们丢了车子雇人的那个山岭所在地,即使是大人也要走一个半小时。
“是不是太远了?”
“没问题。天黑之前回来。”
他劲头十足地要去,我就把小帆布包和钱交给了他。“那么,辛苦你了,可以的话买四瓶来。”
切特里兴高采烈地跑了出去,到八点左右背了五瓶啤酒回来。大家兴奋地鼓掌庆祝。
⑿第二天午后,来摄影现场看热闹的切特里问道:“今天不要啤酒吗?”
“要当然是要的,只是你太辛苦了。”
“没问题。今天是星期六,已经放学了,明天也休息,我给你买许多‘星’牌啤酒。”
初中语文综合训练四
一.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在括号内写出它的字母,最后再将答案填入上表内。
1. 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魁梧(wú) 窘相(jǒng) 蓦地(mò)
B. 窥见(kūi) 舆论(yú) 违背(wéi)
C. 夭折(yāo) 执拗(niòu) 踹开(chuài)
D. 疏浚(jùn) 诧异(chà) 安逸(yì)
2. 按所给多音多义字的读音组词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当(dāng) 锐不可当 提(tí) 提防
B. 参(cān) 参天耸立 更(gēng) 更衣
C. 相(xiàng) 穷形尽相 骨(gǔ) 骨气
D. 为(wéi) 为富不仁 喝(hè) 喝采
3. 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挑拔离间 毫不介意 浑然一体
B. 故弄玄虚 束手无策 暮天席地
C. 徇情枉法 杳无消息 迟疑不决
D. 并行不悖 循序渐近 见异思迁
4. 词语中划线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姹紫嫣红(美丽) 慵懒(懒)
B. 略输文采(差) 环拱(围绕)
C. 惟妙惟肖(相似) 邱壑(坑谷,深沟)
D. 触目伤怀(怀念) 丛莽(密生的草)
5. 句中没有反义词的是( )
A. 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
B.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C. 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往往就不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
D. 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6. 没有语病的是( )
A. 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B. 天空中飞扬的尘沙污染了路上行人的衣服。
C. 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D. 我把成功的经验,向他做了介绍。
初中语文综合训练五
1.改正下面各组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宇写在括号内。
①察颜观色 海市蜃楼 精神矍铄 改正:( )
②自告奋勇 仁慈义尽 众志成城 改正:( )
③一塌糊涂 乌烟脏气 声名狼藉 改正〔 〕
④人才辈出 再接再厉 试目以待 改正:( )
2.读下面一首诗,自选一个角度写几句评点性文字。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评点; 3.揣摩下面句子的特点,并学用这种句式再写—个句子。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不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懔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
4.用一句话概括从下则材料中得到的启迪。
猫头晦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人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欢.然而,它是害虫。
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