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与珍珠
琦君
一、教学目标
1、 整理、分析文章中所写的几种泪
2、 体味文章中蕴涵的感情,寄寓其中的人生哲学
二、课型:
指导自读与练习训练相结合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琦君的一篇散文《泪珠与珍珠》。很多同学也许是第一次听到琦君的名字,其实前年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就是琦君的作品。影片唯美的风格、伤感而复杂的人物关系给看过电视的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琦君的这篇文章,我想我们从中获取的也许会更多。(板书课题、作者)
(二)、介绍作者
琦君 ,原名潘希真,1918年生于浙江永嘉县。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文学,6岁时就由家庭教师讲授古典文学,中学时阅读了大量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高中毕业后成为之江大学词坛巨擘夏承焘的得意门生。琦君深受夏先生学识与人格的影响,在词学方面有精深的造诣。大学毕业后,正值抗战爆发,饱经忧患,深感国家毁之痛,1949年到台湾在司法部门任职,1969年自司法部退休,任教于中央大学和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旧文学。
(三)、初读全文,整体感知,确定学习目标
1、这篇文章比较短小,先请同学们花几分钟的时间把它读完,如果读起来有困难,不妨结合一下课文后面的自学提示。等读完后请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读这篇文章的第一感受。(自读时注意提醒同学们给语段标号。)
提问:请一组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你读这篇文章的第一感受。
总结:说得很好,看得出来同学更多的还是着眼于对琦君文章中泪珠的寓意和哲理的关注。我们今天就把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定在:体味文章中蕴涵的情感和意义。
(四)全班朗读,提问指导分析课文
2、提问: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更何况是这样一篇优美富有哲理的散文。读中见出作者情读者情。请 同学们带着思考,在心里默读,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琦君写泪珠写了几种眼泪?也就是琦君从几个角度来写泪珠?
(提示: 按照文章写作的顺序来寻找,抓住关键词语。可以边读边分析。)
总结:骨肉分离的眼泪、亲子的爱怜之泪,生命的奋斗之泪、不为一己的慈悲之泪、为人类献身的感恩之泪。
3、提问:这种种眼泪是按什么顺序来写?为什么?
总结: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小我的泪,大我的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