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660字。
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  
  课文分析
  本文是蔡元培1917年1月15日在上海爱国女校所做的演讲。爱国女校是他参与倡导与创办的一所新式学校,最初目的是以教育为良方,为反清革命培养后继人才。可以说,对这个学校他是寄予了深切厚望的。这篇演讲词就是他的教育理想,特别是人格理想的一个具体展现。
  作为一篇成功的演讲词,本文在论点的提出与论证的严密方面都有着突出的特点,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学习。
  与一般的文体不同,演讲是借助于语言、声音等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主张传递给在场的听众,时间有限,一听而过,即时性较强,听众缺乏仔细品味、思考的时间。这就要求演讲者要观点鲜明、中心明确、论题集中,如此才能很快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本文在这方面就很成功。演讲起始,演讲者就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追根溯源,谈及爱国女校创办之初的主旨──以教育救国。但是在当时,爱国的含义与现在不同。当时整个国家还在满清的统治之下,爱国就意味着以实际行动参加到革命运动中去。而爱国女校在这方面也确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辛亥革命时,本校学生多有从事于南京之役者,不可谓非教育之成效也。”而今辛亥革命成功,爱国的含义也应该随形势的发展产生变化。在这历史转折时刻,在社会、学校、个人面临路往何处走的困惑的时候,蔡元培从一个教育家、思想家的角度出发,高屋建瓴地提出:现在的爱国就意味着要培养完全的人格的观点,指出这才是国家兴隆昌盛的根本。这也正是他本次演讲的中心论点。这一观点既富有针对性又具有现实意义,思想深刻,振聋发聩,激发了听众倾听演讲的兴趣。
  在提出论点之后,就是从哪些方面论证使广大听众心服口服的问题。作为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又是爱国女校的创始人,蔡元培站在师长的立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女学生提出了厚望。针对当时女性的局限,他从三个方面──体育、智育、德育──提出了具体如何培养完全的人格的问题。在他看来,体育是基础,因为旧时女子缠足,体质羸弱,久而久之,养成懦弱依赖的性格,因此,通过锻炼得到一个好的体质,是女性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智育则是精神方面的积累与历练,增进知识,增长智慧,是一个健全的国民所必备的。第三点是德育,在作者看来,这一点尤为重要,是女子人格独立的根本。从结构上来看,三个段落分别代表三个方面,中心突出,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逻辑严密,既高屋建瓴又循循善诱,所选择的材料也都围绕着这几点来组织,听众很容易抓住中心,理解起来也就比较容易。最后一段,则在上文的基础上,对女子人格独立与家政的关系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二者不应该对立,而是要兼修并顾,在女子固有的责任与入学后的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学校学得的新知识可以使家务劳动更加科学,日常的家务劳动中也同样可以学习新知识。
  语言上,本文属于浅近的文言文。作者是前清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旧学功底非常深厚。演讲发表之时,也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本文一方面多用文言单音词,读来言简意赅;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的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富有口语的简洁明快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时仔细体味。
  可借鉴的技巧:
  在具体的论证过程中,演讲者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如在论述体育的重要性时,演讲者就首先论及旧时女性的弱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倡导德育的时候,也是先有针对性地指出中国女性固有的依赖性强、好虚荣、生活圈子狭隘等弱点,然后有的放矢地指出女子要自立自强的主张。这种先从反面现象入手,再提出正面主张的方式,使人接受起来较为容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