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9张,另有教案和学案。
  文 言 实 词 含 义 的 推 断
  主备人:     曹   雨                        备课人:              
  课    题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掌握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导入】
  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考点阐释】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主要考察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讨论交流】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们用5分钟分组讨论一下课前预习的四组练习,看看你们对加点实词的推断是否一致,并注意归纳每一组的推断方法。
  (特别说明:以下“想一想”的内容作为“课前预习”提前印发给学生,上课时直接讨论;“试一试”内容展示在课件上)
  【因例说法】
  一、语境推断法
  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1.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促织》)
  解析: “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
  2、高俭字士廉,渤海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大业中,为治礼郎。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
  解析:  我们得出“适”的意思是“出嫁”,主要是依照下文中的“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
  3.(高)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檀)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        殛:杀死。
  方法阐释:语境推断法
  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试试看: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 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绐(dài):欺骗
  二、语法分析法
  想一想:
  说说下列句中“信”字词性和含义
  1、信义著于四海。   
  2、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
  分析:例1名词,信誉,例2动词,为相信,例3形容词,真实的,例5副词,确实。
  方法阐释:语法分析法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文言文的句子是按“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试一试
  1、《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目”后面跟了宾语,故词性应为动词,翻译成名词“眼睛”就不对了,应为动词“用眼睛示意”。
  2、说说下列句中“绝”字词性和含义
  ⑴、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译文: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
  ⑵、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⑶、佛印绝类弥勒
  译文:佛印非常像弥勒菩萨
  ⑷、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第一个“绝”是“停止,动词”,第二个“绝”是与世隔绝,形容词”,第三个“绝”是“非常,副词”,第四个“绝”是“渡过,动词”。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它的词义不同,词性不同。根据这个特点,准确判断词性也能为推断词义提供帮助。
  三、对应互译法。
  想一想
  1.追亡逐北(败逃者、打了败仗逃跑的军队)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尽、竭尽)
  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佩、腰戴)
  4.祠祝毕,刍狗捐;淳精流,糟粕弃(丢弃、抛弃)
  [简析]3、 “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腰佩”之意。4、祭祀祷告结束了,刍狗就应抛弃;醇酒已经流出来了,糟粕就要抛弃。“捐”和后文中“弃”对应,故解释为“丢弃、抛弃”。
  方法阐释:对应互译法
  文言文中对偶句、并列词句很多,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试一试
  解释加点的字
  (唐太宗)叹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
  上面文段中,“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是并列的句子,古人写文章讲究文面美,经常采用并列句、对偶句、排比句等句式,在这样的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可以由此来推知词义。语段中“安”和“弊”是意思相反的两个词,“安”是“安全、安定”,“弊”可解释为“衰败”。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应互译法。
  四、知识迁移法
  想一想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09年海南、宁夏卷)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摄:代理
  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
  第一项中可见史记选读中“周公乃践祚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摄: 代理;第二项中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第三项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第四项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乘,追逐,这里指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2、汝罪宜死,今姑贷汝。      贷:         
  联系成语严惩不贷,贷即宽恕。
  方法阐释:知识迁移法
  高考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者我们熟悉的成语、词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来确定试题中的实词词义。
  另外,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
  试一试
  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09江苏卷)
  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分析:《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都,全)。
  【课堂小结】
  通过具体的语段分析,我们得出了五种推断词义的方法,这些方法不是孤立的,在具体语段中,往往互为辅助,互为验证。
  【当堂练习】
  一、推断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1、韩轨遂投城遁走。        投:   放弃   
  可以运用(内)语境分析法,或联系成语投笔从戎。
  2、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赢:    多余  
  可以运用对应互译法,由“余帛”的“余”,得出“赢”为“多余”的意思。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推断加点词语的含义。
  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攘:偷              损:  减少      
  三、阅读下面得文言文,推断出加点的词语。(09山东卷)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警:    危急的情况             过:   错误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我们在总结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步骤,就是要在先了解文段大意的基础上才能去推断,而对文意的掌握还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练习、多巩固。所以,我们说理解文意是推断的基础,方法是辅助的手段,只有在丰厚的积累中才有准确的推断。 
  【考点精析】
  “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需要考生具有丰富的实词积累,并仔细揣摩具体语境。
  【考查形式】:
  一是选择题,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二是在翻译中灵活考查实词的语境意义。
  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掌握正确的方法是推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句中含义的关键。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古汉语中有很多对称句,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根据这一特点推断。
  需要强调的是,在积累过程中,必须掌握文言实词检测所涉及的知识: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偏多复词、词类活用等。因为这些是考查的重点,必须重点积累。
  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一原则不能动摇,否则便会断章取义。
  学生做题、讨论,明确,巩固。 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提高做题的准效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